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重生之门 > 第一百一十七章:“大捷!”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在座的这些人,几乎全都惊骇的看着赵大顶。

  本以为建奴人头已经足够离谱了,万万没想到,还有比建奴人头更离谱的东西。

  大纛旗是将领的标志,是敌军中枢指挥的代表。

  在战场上,功高莫过阵斩敌军将领,  夺旗次之。

  更别说,还有巩阿岱的人头,以及吴拜这个俘虏。

  他们是谁?

  一个是老奴的侄子,一个是奴酋的大将。

  这是泼天的功劳啊!

  从萨尔浒之后,哪里遇到过这种事情?

  “真真真的?莫要骗我!”

  英国公张之极坐不住了,就连说话都变得磕磕巴巴。

  从来没见过这种大功劳,也就是开国那会才能出现这种战绩。

  徐允祯以及朱纯臣也都是这幅模样,  在坐的这些人,几乎全都站了起来,  震惊的看着赵大顶。

  赵大顶安坐如山,自顾自的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慢悠悠的说道:“诸位要是不信,可以派遣亲信过去看看。

  不过,你们也不要想太多,大纛旗倒是可以卖给你们,但巩阿岱和吴拜,你们就别想了!”

  “那是,那是!”

  张之极坐了下来,连连回话。

  他们也清楚自己的实力,阵斩建奴已经够离谱了,要是再加上巩阿岱和吴拜,恐怕崇祯也不会相信。

  “敢问,一颗人头多少银两呢?还是说,用其他的东西来换?”张之极惴惴不安的问道。

  这些建奴人头实在是太诱惑了,  就是害怕太贵买不起。

  赵大顶从怀中取出一张孙杰交给他的价格表,拍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张之极急忙将这张价格表拿起。

  旁边的杨嗣昌心里纠结万分,感情你们从一开始就打好了做生意的目的。

  “一颗建奴人头五百两银子,  或者往陕西送五十个百姓!

  大纛旗三万两银子,或者往陕西送两千个百姓!”

  上面就这两行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徐允祯朱纯臣等人凑在张之极身后,看着上面的内容,表情古怪。

  明朝军功制度,斩首建奴一级,换银五十两,斩首三级,官升一级。

  但因为从明朝中期开始,对北方呈防御姿态,所以斩首数量日益减少。

  嘉靖万历时期,斩首一两百余便是大胜。

  天启崇祯时期,斩首二三十级,便称大胜。

  单独来看,一颗人头五百两银子的价格确实不便宜,但如果一次性买上二十颗人头,花费也不过一万两银子。

  一万两银子换一场大胜,怎么看怎么赚。

  一场大胜,便能把投入全部捞回来。

  对于英国公这种绵延两百余年的勋贵来说,拿出几万两银子就和玩一样。

  再说了,又不是只有这一个条件。

  往陕西送五十个百姓就能换一个建奴人头,这可比五百两银便宜多了。

  这灾荒年,京城附近的百姓数不胜数,最不缺的就是人,随便扒拉一些,数量就够了。

  往陕西送去能花几个钱?

  给他们一口饭吃,只要饿不死就行。

  一来一回,送五十百姓去陕西,可用不了五百两银子。

  京城周围的难民数量少了,压力就小了,朝廷也不用头疼这些人。

  百姓少了,用度就少了。

  他们这些老爷们也可以大胆的兼并土地了,也不用害怕逼反百姓。

  反正有孙杰兜底,怕什么?

  这是一箭三雕的好买卖,怎么看怎么划算。

  张之极指着上面的那行字,看向赵大顶,说道:“五百两银子一颗建奴人头我能想明白,但这往陕西运送五十个百姓换一个建奴人头,是真是假?

  这些百姓能有什么用?他们也不值钱啊!”

  脸上多了不少疑惑,不明白孙杰此举为何。

  旁边的徐允祯和朱纯臣他们也都是这幅表情,这不是赔本买卖吗?

  赵大顶毫不在意,道:“你们别管这事,就说愿意不愿意吧。

  你们要是不同意,我想会有人同意的。

  据说,大同总兵王朴和山西总兵虎大威与晋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估计,他们会出个好价钱!”

  这话说得轻飘飘,让张之极他们几人急了。

  “万不可如此!”

  张之极急忙大喊。

  这要是把建奴人头卖给这些人,还有他们什么事?

  “那就得看你们诚意了。

  我不着急,现在是冬天,人头烂不了,我可以等。

  据说,三镇兵马马上就来了!”赵大顶喝了一杯酒,戏谑的道。

  “好,先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先考虑考虑!”张之极说道。

  “只是,我有一事不明,既然你们有两千颗人头,为何不一次性带过来?反而还要这般折腾?!”

  张之极身旁的徐允祯一脸疑惑。

  赵大顶笑了笑,道:“为何要一并带过来?倘若你们给不出个好价钱,那我们可以等山西、大同和宣镇那边的兵马。

  再不济,等辽东那边的兵马也行。若是全带过来,你们不同意,难不成我还要再把人头带回去?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嘛!”

  张之极这些人,皱起了眉头,心中多了不少焦急。

  ......

  月黑风高,赵大顶睡在客栈的房间中。

  另外一个房间里,张之极他们聚集在一起,商量购买人头的事。

  在这之前,他们还往孙杰那里派了亲信过去查看。

  赵大顶还热心的派了一些士兵带着他们过去。

  做生意,总得让顾客验验货。

  这些人胆子还真大,竟然想将孙杰多出来的那一千颗人头全部吞掉,甚至还想把那些大纛旗吞下。

  一千颗人头,需要五十万两白银。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于是,他们决定采用混合支付方式。

  用十万两现银购买两百颗人头,剩下的人头以及大纛旗,采取百姓兑换的方式。

  也就是,他们需要花费十万两现银和往陕西运送四万百姓。

  十万两白银乍一看确实不少,但平均下来,落在每个人身上的却没有多少。

  商量的差不多了,外面的天也亮了。

  几人趁热打铁,开始分赃。

  房间一下子就热闹了,人人都扯着嗓子大喊,脸涨的通红,不愿意后退一步。

  要是把这劲用在建奴身上,大明朝也不至于沦落至此。

  “我英国公一脉少说三百颗人头!”

  张之极伸出三根手指,大声喊道。

  “我成国公一脉也是三百颗!”朱纯臣接话道。

  徐允祯也毫不退让,大喊道:“我定国公也是三百颗!”

  杨嗣昌急了,“不行,便宜全让你们占去了,我们兵部怎么办?

  别忘了,官军战力疲敝是众所周知的事,要想此事顺利,少不得上下打点。

  你们想要占大头我不管,只要能兜住不被陛下发现!”

  “说的是,别忘了。要不是我们把这事告诉你们,你们还想要建奴人头?在想屁吃!”

  陈新甲站了起来,毫不在乎眼前这几人比自己地位高,火力全开,破口大骂。

  在利益面前,哪怕是瘦弱的文人,也有“悍不畏死”的精神。

  “你以为光是你们文官要打点?勋贵一脉,上上下下都得打点,京营上下,都要照顾到位!”张之极扯着嗓子大喊。

  几人的争吵声吵醒了隔壁的赵大顶。

  他从坐了起来,听着隔壁传来的声音,一脸失望的摇着头。

  “都是些什么货色,这大明朝不落败才怪!”

  赵大顶懒得听他们瞎扯,带着随从出了客栈,在京城中转悠。

  这是他第二次来京城,之前崇祯召见孙杰时跟着来过一次。

  这里是内城,环境比外城好一些,但末日王朝,也好不到哪里去。

  没有什么好看的地方,也没有什么景色。

  北风萧瑟,冻得慌,转了没多久便回去了。

  回去没多久,张之极他们商量的也差不多了。

  分赃完成,接下来便是“捷报”了。

  先做好这些事,接下来就只是走个过场。

  几人坐在房间中,又开始新一轮的“磨合”。

  甚至还把和他们较好的那些人全都叫了过来,房间差点被撑爆。

  捷报文书写的漂亮,照顾到了方方面面的人。

  大体内容如下:“英国公、成国公和定国公率领京营人马北击建奴,杨嗣昌、陈新甲等为督军官吏。

  在通州遇敌,随与之野外浪战......在英国公、成国公、定国公、杨嗣昌、陈新甲等人的英明指挥下,和建奴打的难舍难分。后遇到陕西中路参将,双方互为支援,经过一番艰苦战斗,官军大获全胜,京营人马阵斩一千余,陕西中路参将阵斩一千余。

  其中,英国公部将阵斩两百三十余,猛夺奴酋儿子豪格大纛旗;定国公部将阵斩一百八十余,猛夺巩阿岱大纛旗;成国公部将阵斩一百三十余,猛夺吴拜大纛旗。

  兵部尚书杨嗣昌与兵部侍郎陈新甲英勇作战,率部阵斩一百余,其中,镇远侯顾肇迹阵斩十三人,西宁侯宋裕德阵斩十一人......”

  捷报林林总总,几乎将和这三大国公较好的侯伯爵都涉及到了。

  除了勋贵之外,京营中的军将也有“斩获”,兵部的官员也有“斩获”,和杨嗣昌关系好的那些官吏,哪怕没“上战场”,也有参赞之功。

  林林总总,照顾到了所有能照顾的人。

  让所有人过目之后,杨嗣昌进行了润色。

  至于孙杰那边,却没有细说,只是一笔带过。

  无非就是害怕越说越多露馅了。

  杨嗣昌的文笔确实没得说,在他的渲染之下,他们这些人,个个都是为国为民的好汉子,个个都是仗义死节的英勇之辈,就好像天神下凡一样,勇猛无敌!

  明末之肮脏,便是如此!

  所有的事情全都完成了,他们开始凑钱。

  把百姓往陕西运送这事周期太长,为了防止他们反悔,所以要交“保证金”。

  那就是先按照白银的价格,把所有的银子交上,等百姓运送到陕西之后,按照人头返还保证金。

  他们虽然不满,可无可奈何,这天下只有孙杰这一家有建奴人头,他们还能怎么办?忍着呗。

  他们的速度倒是厉害,五天的时间,便把银两凑够了。

  收到钱,孙杰也利索,差人把剩余的人头和大纛旗送了过去。

  这下子可就好看了。

  以张之极和杨嗣昌为首的勋贵、文官,纷纷上书崇祯,说要出城和建奴拼个你死我活。

  起初,崇祯还以为这些人傻了,便把他们的奏疏打了回去。

  京营是个什么样子?还出城浪战?

  遇上同规模的狗都不是对手,别说建奴了。

  可这些“老爷”们怎么会容忍“建奴在外肆虐”,于是连翻上书,“炮轰”崇祯。

  崇祯再次拒绝。

  这可难不倒他们这些人。

  一个个的拿出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本事,死缠烂打,死磨硬泡。

  崇祯还真的被他们说动了,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那些还有良知且不知道真相的官吏,纷纷上书驳斥他们,可没有什么作用。

  几个正直的官吏在上书后的头天晚上,家里被人放了一把火,差点被烧死。

  打这之后,便没有人敢再多说了。

  ......

  这天天高云淡,万里无云,在这冬日里,是难得好天气。

  京营士兵在张之极他们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出城了。

  为了彰显他们的武力,临走前,还特意把铠甲“翻新”了一遍。

  只是在棉布甲外面图了一层清漆,搁远处看,像回事,走近一瞧,才知道是驴屎蛋蛋外面光里面一泡糠。

  大军来到通州附近,原地扎营。

  为了避免被人发现,甚至还躲开了城池。

  就这么一连待了五六天,等吃光带来的粮食,便打道回府。

  为了防止露馅,甚至还人人带“彩”,身上的铠甲撕个稀巴烂,手中的刀往石头上敲,有些狠人,比如镇远侯顾肇迹,甚至还在自己的大腿上拉了一刀,以证明自己对敌勇猛。

  回去之前,英国公连派三波“捷报令兵”,背插大胜令旗,传捷京城。

  ......

  “捷报,捷报,我军大捷!阵斩建奴两千余,阵斩建奴两千余!”

  捷报令兵奔驰在京城的街道上,癫狂的声音在京城中不断响起。

  为了让捷报传遍整个京城,硬是绕远路在京城转了一大圈,才去兵部。

  三波捷报令兵让“大捷”的消息,传遍了京城。

(https://www.tbxsvv.cc/html/127/127306/72779343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