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一年,一月初。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
而在这片白装素裹之间,一个穿着蟒袍的年轻男人,正带着一个晃晃悠悠的小身影,站在雪地里, 看着面前的小雪人。
“小朱鼻屎啊,爸爸堆的雪人好不好看啊?”
朱启看着面前晃晃悠悠的儿子朱济熺,如此问道。
小朱济熺自然不懂雪人好看不好看这种问题啊,毕竟他才只有快十一个月大而已。
这才刚刚学会站立,朱启便带着他出来散步来了。
当然了,朱启也不会像网络上的那些狼爸一样, 不给自己的儿子穿衣服,自己的儿子可是穿的相当暖和呢。
而朱启从两广回到了应天府之后, 勉强赶上参加了大朝会,而后就在皇宫里带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天天玩的不亦乐乎。
人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朱启自从带了白唐玉儿和蓝仙儿两人回来之后。
她们两人和徐妙云,这三个女人还真的就组成了一台戏了。
不过这台戏可不是什么宫斗戏,而是姐妹情深的戏码。
朱启本来就弄了许多好玩的东西,像是什么小说,漫画,桌游之类的东西。
而女人天生就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尤其是桌游。
对于三个女生来说,吸引力都是相当大的。
这三个女人每日每夜的就天天在一起玩桌游,吃喝玩乐,到处游玩,反倒是把朱启这个大男人给晾在一边了,每日里还在带着娃呢。
这不今天就是带着小朱济熺出来溜达的日子了。
我说你们能不能没事玩玩我啊?
至于说小猪鼻屎这个外号,自然是朱启刚刚帮他取的。
生孩子如果不是为了玩的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不过玩了一阵堆雪人之后, 小朱济熺又啊啊啊的要抱抱了。
他对于朱启这个很长时间没见过面的父亲, 显然还是很有亲切感的。
虽然一开始有点陌生, 但相处了一两天下来之后,已经可以把他抱在怀里蹭蹭脸什么的都不会拒绝。
或许这就是血缘关系吧!
朱启对于自己的儿子自然是非常喜欢的,前辈子女朋友都没谈过,这辈子直接就娶老婆,还一起娶三个。
孩子都已经11个月大了,再过个一两年打酱油都可以了。
这人生啊,果然是不能比的。
不过,朱启虽然很想过清闲的日子,但那些官员们显然不想让他清闲下来,首先就是关税的审核和计算。
这事情是自己负责的,也不能直接当甩手掌柜,每天去官署衙门办理一下也是必须的。
除此之外,就是研究院那边也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
就像先前说的那样,朱启在干的事情,朱元璋其实都是知道的。
而研究院这边,朱启早就已经把研究成果,共享给朱元璋和太子朱标了。
毕竟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隐瞒这些干什么呢?难道自己要造反不成啊?
而对于朱启搞得这些发明创造,已经引起了朱元璋的足够重视。
先不说抗生素和水泥的重要性, 就是研究院里面, 在进行的火药火器的研究,也已经是足够让人引起重视了。
就比如说地雷这种东西,其实原理非常的简单,但能够想到的人却不是很多,而朱启就是将这个原理告诉了那些工匠,然后让工匠们将地雷实现。
朱启在外面到处奔波的时候,这些工匠们已经进行了多次实验,而这些实验的成果,朱元璋自然也都是知道的,地雷的可怕之处,不用多说。
提前埋伏之后,只要能够把敌人引入圈套之中,甚至不需要出兵围攻,光是使用地雷,都足够将敌人给炸崩溃了。
杀伤力是一方面,而炸药造成的伤害场面可是非常血腥暴力的。
这些血腥暴力的场面,能够在瞬间击溃敌人的战斗意志。
而在战争之中,这种意志崩塌,可是会引起连锁反应的。
要不然怎么说在古代打仗打的就是士气呢?
而除了地雷之外,连发火铳也是朱元璋最看重的实验成果。
如果这连发火铳能够实验成功的话,那对于军力的提升可不用多说了。
现在的火铳是打一发子弹就要进行填充,而且还都是用各种各样的工具,非常的麻烦,还要担心下雨之后火药受潮无法发射。
而朱启的连发火铳则是没有这些大部分的烦恼。
而且在威力上也不是一般的火铳能够相提并论的。
除此之外,膛线火炮也是攻城的大杀器。
当然,这种火炮对于工艺材料是非常讲究的,现在的流水线出产的劣质金属,肯定没有办法满足,必须要人工捶打的百炼钢材,可以承受得住火药的威力。
这种火炮不仅威力巨大,而且射程比现有火炮直接提升了一倍还多。
这是什么概念啊?
如果军队中带了十门这样的火炮,敌人还没看到你的时候,就直接轰轰轰的一轮齐射,直接把敌人都给炸蒙了。
士兵或许并不怕死亡,但害怕的就是这种不明不白的死亡啊。
连敌人都没有看到,就突然死去,谁愿意打这样的仗呢?
不过这些东西,那些工匠们也都是一知半解的,拿的都是辽王朱启给的图纸。
朱元璋对于这些东西非常的感兴趣,想要他们尽快列装到部队里面,也就只能催促着朱启去干活了。
但朱启懂个屁啊?
他也就根据自己电脑里面的图纸,直接给工匠们罢了、
他对这些东西可是一窍不通啊,但这些事情跟朱元璋说也说不通的,只能硬着头皮每天去一次工匠那边发发呆,看看工匠们干活。
至于朱元璋那边,当然是用研究需要时间,没有办法,请不要催促之类的话来搪塞一下吧。
我哪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把这些东西研究出来呀。
朱启就这样,每天摸鱼,这看着那些工匠们在那边乒乒乓乓敲敲打打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看着他们的原因,很快还真的就出了成果。
就是膛线大炮。
先前就说了这玩意儿,如果真的能造出来的话,射程是非常恐怖的,而那些工匠历时大半个月的时间。
可算是用自己手里面的锤头一锤捶的,给它造了出来。
这其中的艰辛自然是不用多对外说了,想要掌握这种百炼钢的火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他们也是在尝试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才终于搞出了这一门膛线大炮。
既然武器弄出来了,那自然是要先实验的,很快,这门大炮就被拖到了应天府外面的山坡上面进行实验了。
事实证明,拥有了膛线的火炮,果然威力不同,凡响射程也是理论上射程差不多。
看到这火炮的射程和威力之后,不仅朱元璋,整个人都目瞪口呆。
那些随行的文臣武将们也是一脸懵逼的表情,何曾见到如此恐怖的火炮?
如果说之前明军能有这样的火炮,打天下恐怕只会更快吧?
更别提攻城战了,直接把这火炮一拉,多拉几门,对着城墙一顿突突。
那甭管你是什么名将在这守城都得遭殃。
朱元璋那是龙颜大悦啊,不仅赏赐了朱启大量的金银珠宝。
而且连带着手下的工匠们也都有赏赐,除此之外还亲自给这门火炮命名——明尊跑!
这名字属实威武霸气了,而朱启对于这门火炮也是很喜欢和欣慰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办法进行量产。
即便有朱启的土法炼钢的方法,土法炼出来的钢铁也没有办法承受这种威力的火炮。
不过,那些土法炼出来的钢铁造火铳倒是绰绰有余了。
像朱启手上的那种小手枪一样的火铳,现在都可以进行小规模的量产。
倒也不是不想大规模的量产,主要是因为土法炼钢产出的钢铁也实在是有限,煤炭的产出太低也是一方面,而矿物的原材料杂质过多,也是另外一方面。
现在筛矿也都是人工手动的,很多时候都是看筛矿人的眼光如何?
更不要提炼钢的时候,也没有专业的机器来控制温度,全都是靠炼钢师傅的感觉,还有经验来判断,这样出产的钢铁质量自然不可能保证,每一炉子都是一样的。
其中产生的浪费和废钢率自然要高上许多。
不过,即便如此,产生的钢铁也比以前的产量要高上许多了。
对于朱元璋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消息,朱启虽然看到有些许的瑕疵,但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现在大明的科技树已经点的远远超过了周围的那些国家们。
而想要更进一步的话,就不是光靠着工匠们能够进行的事情了,必须要科学系统的进行教学和教育的改革。
国子监虽然走出了第一步,但想要一下子改变国子监对于四书五经的崇拜和不可动摇的地位,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即便有朱启的心学和数学在国子监中风靡。
但是也依然没有脱离出儒子们接触的范畴。
而朱启想要的改革,可不是仅仅到此为止的。
而是从头到尾的自然科学的改革,甚至比西方的那些大学们还要系统和科学的。
比如从小学开始就接受自然科学的教育。
但这种事情想要在应天府实行,是绝对没有可能的。
一个封建王朝的根基就是这些读书人,如果你现在告诉这些读书人,你们以前读的四书五经,现在都不管用了,要学习新的东西,那绝对会天下大乱的。
所以想要实现这样的事情,也只能等自己回到了辽东之后才能够着手进行了。
正因如此,朱旭也没有将这些事情跟朱元璋说过,就算说了也没什么用,可能还会被批评一顿。
别看朱元璋虽然杀那些贪官污吏们一点也不心慈手软,但朱元璋本事上还是一个封建帝王。
身为封建帝王,自然需要维护自己王朝的统治,而维护统治,就需要儒学的帮助。
还有什么能够比儒学更能够维稳的呢?
现在的朱启也算是认命了,也没有了以前那种不想去辽东的想法了。
他已经看透了自己这一身上都是功劳,要是自己不去辽东,恐怕也没人去了,朱元璋绝对不会让自己在应天府当一个逍遥王爷的。
既然躲是躲不过了,那就老老实实的面对吧,朱启甚至都已经开始规划到了辽东之后,该如何建设自己的王府了。
至于说驻地,那肯定是辽阳啊。
整个辽东半岛也就辽阳市最符合朱启心目中的驻地了,毕竟辽阳的规模最大,而且位置也是极好的,前后都有城池护卫,旁边就是出海口,可以说非常适合发展的一个地方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那边太冷了。
而想要彻底解决寒冷的问题,光是靠现在的御寒物,恐怕还不太够,朱启十分想念自己的棉花被子了。
而棉花这种东西是在明朝中后期才大面积开始种植的。
不过现在已经有棉花,并且在明朝内部开始种植,只是还没有被大规模推广罢了。
朱启自然不建议拿这些棉花在自己的辽东进行推广种植的,而且辽东的土地其实是非常适合种植棉花的,你拿那些小稻小麦什么的,反而不一定容易成活。
但辽东还有一些作物是非常合适的,首先就是土豆和玉米,这两个真的是万金油。
几乎只要是能够种东西的地方,土豆和玉米都能长得出来,而且还能提供丰厚的营养和饱腹感。
可以说是养育大量人口的必备神器了,可惜这东西还在美洲呢。
虽然已经让王传奇带领船队去美洲探险了,但王传奇的第三次探险还没有传来任何的消息。
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抵达,不过都已经摸到北极圈的海峡了,相信去美洲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就算是等到冬天,严寒的天气从并盖上面走过去,应该也能到了吧?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希望他们能够一路平安顺风,然后将自己所需要的那些种子和情报都带回来吧,朱启心里面这样想着。
至于说什么时候去辽东,那就得看时间上朱元璋是怎么安排的了?
但从现在来看的话,去辽东的日子显然并不算是很着急,对于朱启来说,眼下就是享受生活的时候了。
看着面前还在摇摇晃晃,学着走路的儿子。
朱启心里面一暖,这才是生活啊。
(https://www.tbxsvv.cc/html/126/126021/72632812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