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 第二百二十一章 辽王党羽遍布朝堂上下!

  辽王殿下能打仗,会打仗,是千古难得一遇的名将之才。
  这件事情自然不是什么秘密,早就是大家公认的了。
  不过,当亦乃集的河口伏击战,传到了应天府的时候,还是惊掉了每一个人的下巴。
  大家虽然觉得辽王殿下非常能打,  但能打到什么程度,却没有一个公认的程度。
  而大家普遍觉得辽王殿下大概是属于第二梯队的将军,而王保保,可是第一梯队的能力,超强的将军。
  至少和徐打个水平,至少历史上也只有,徐达,常遇春,  这些名将,能够让王保保吃亏。
  而其他的将军,遇到王保保的话可都是没什么好办法的。
  即便是徐达,在草原莫北,也没有办法,能够把王保保彻底的击败,实际上历史上也确实如此。
  攻城战守城战的时候,明朝占尽了先机,但和王保保在野外的战斗却没那么顺利,尤其是长城之外。
  所以当他们听到辽王殿下,居然一口气打败了王保保率领的九万大军的时候。
  他们第一反应就是这消息会不会传错了?
  不过这消息是从前线800里加急送回来的,这种事情可不敢有任何的玩笑,就算是活腻歪了也不会拿家人开玩笑的吧!
  也就是说,这个军情情报应该是100%正确的,  而朱元璋收到消息之后,也是第一时间愣住了,  随后便是狂喜不止。
  我说什么来着?我家老三有本事呢!
  这自然是开国以来,  不得了的一场大胜,  更何况还是朱元璋儿子辽王朱启获得的胜利。
  朱元璋最怕的,可不就是那些武将们权利太大,然后造反吗?
  只要军权掌握在自己儿子手里,可不就安全很多了。
  现在自己的老三如此厉害,其他的儿子们也有了榜样,大家都向老三学习,自己安排的八大塞王,一个比一个能打。
  别说什么北元了,老三朱启所说的什么西方国家也通通给他拿下!
  朱元璋忍不住心里这样想到,而除了朱元璋这个当老爹的高兴之外,朱标这个当大哥的自然也是非常高兴。
  虽然他手底下的那些官员们,又一次开始说起了辽王殿下的坏话。
  说辽王殿下如此能打军功卓著,在军队里面的威望,已经非同凡响了等等。
  但是朱标却全然不放在心上,这可是自己的老三啊。
  从小到大都是自己带起来的,他那时候生病自己也是一口一口的喂汤药,怎么可能会心存反心呢?
  朱标非常信任自己的弟弟,自然不会因为官员们所说的话,  就对弟弟有什么别的想法了。
  不仅不怀疑,  朱标还第一时间就是辽王朱启往皇帝陛下请功,要各种各样的赏赐等等。
  而朱元璋对于这些赏赐,倒是也没有太大的吝啬,通通挥手批准了。
  毕竟辽王朱启最近安排的关税系统,给国库可是带来了非常多的收入,而原先那些不支持关税的官员们这时候也都通通闭嘴了。
  没有话可说了,毕竟真金白银的送到国库里可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如果这个时候你还反对关税,那你是什么意思呀?
  盼着国家没钱吗?
  和朱元璋作对不成?那跟朱元璋作对是什么下场,看看官府衙门外面挂着的人皮吧。
  都是死在朱元璋手上的,一个都不拖延时间的。
  所以说辽王殿下的功劳,那是板上钉钉死死的,谁都撼动不了。
  而现在又是一大波的军功到手,也不知道后续会发展成什么样的情况了。
  朝中那些支持朱标的大臣们,自然是心里面紧张了起来。
  而那些并没有明确支持太子的大臣,现在也开始活络。
  万一要是以后朱元璋皇帝,让辽王朱启当了太子,也不是没可能啊,虽然说国之根本,立长立嫡。
  但凡事都没有那么绝对的。
  想想唐朝时候,秦王李世民不也在玄武门外杀兄弑弟囚父,然后当了皇帝吗?
  谁知道这辽王朱启会不会学唐朝的李世民呢?这点谁都不清楚的呀!
  话题有点扯远了,朱元璋那边很快就把赏赐颁布下来了。
  除了参与战斗的那些将军们之外,获得最大好处的就是辽王朱启了,不仅把那俘虏的8000北元士兵,交给辽王殿下亲自处理。
  而且还从中原选拔工匠送去辽阳,以及扩充了辽王殿下身边的护卫军队。
  这所谓的护卫军队,其实就是独立于卫所制度之外,只受王爷控制的私人部队。
  这也是八大赛王在明朝初年那么厉害的原因所在。
  每个王爷身边基本上都有两三万的私人部队,而这部队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拉出去打仗一点都不怂北元那边的人。
  像宁王朱权身边的就是朵颜三卫,而朱棣打天下的时候也是从宁王朱权那边借来朵颜三卫打天下的。
  朱启自然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禁卫军部队,毕竟这段时间一直忙着盖学校安置流民,还有收学生搞科研教材,哪有时间去搞战斗方面的事情?
  他也根本就不打算在军事方面发展什么太多的力量。
  以后别人当了皇帝,还能够容得下自己这个军权在握的王爷吗?
  所以朱启,这是未雨绸缪,先把自己的实力压的越低越好,反正有朝廷给自己兜底呢。
  这里也有味府的军队来对抗北元那边的士兵,自己只要发展好经济实力和民生,别让百姓过苦日子也就行了,至于其他的,朱启,可从来都没有去多想。
  但他没有多想,朱元璋却特意把他的近卫军团数量,给提升了两万人。
  现在光是辽王朱启自己一个王爷,就可以在辽东拉起四万人的队伍,而且这还是合法的,是朱元璋这个皇帝认同的。
  即便以后,朱标继承了皇位,他还能够把老子的决定给推翻吗?去对付自己的三弟吗。
  这样一干的话,天下百姓会怎么说呢,那些读者儒家经典的,大臣们又会怎么说呢?
  所以这先河是肯定不能开的,如果把这扩张亲卫的先河给打开了,那对于朱标继承皇位之后的麻烦,可是非常大的了。
  所以朱元璋其他的嗓子大臣们都并不反对,唯独就对扩张辽王府卫兵的事情,那些大臣们可是拼了命的反对。
  那折子就跟雪花片一样落到朱元璋的桌前,不仅如此,甚至有大臣在朝堂之上直接撞墙一命,逼迫朱元璋收回成命,朱元璋气的也是不行。
  他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何曾对大臣们低过头,又何曾害怕过这些大臣们。
  所以对于这些大臣们的所作所为,朱元璋根本就不理不睬,而对于那些过分的人,直接在朝堂上拉出去廷杖。
  朱元璋可是一点也不手软的,那几天打的是哀嚎遍野,不过赶上前跟朱元璋顶撞的朝臣,现在也不是很多了。
  最后这圣旨还是下达了下来,给辽王朱启的赏赐,那是一点也没有少的,而朱启接到这份圣旨之后,那是头皮瞬间就发麻,一个头有两个大了。
  这下自己可万万解释不清楚了,就算自己不去扩张卫兵,你说出去,谁相信呢?
  自己手底下有四万军队,而且还是合法的皇帝允许的。
  到时候新皇帝一登基,第一个要解决的,怕不就是自己这个位高权重军队也多的辽王哦。
  不过现在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总不能马不停蹄的赶回应天府,求着朱元璋收回成命吧。
  先不说他现在压根就离开不了辽东,没有朱元璋的命令,私自离开那就是造反没啥差别。
  就算是回去了,跟朱元璋说起此事,恐怕自己的老爹也不会收回成命的。
  反倒会训斥自己和那些儒生们一般迂腐,自己朱家人带点兵,怎么了?
  可不就是要帮你大哥,帮大明守卫边疆吗?
  连朱元璋说这句话的语气,朱启都在脑海里想出来了得了,那现在也没其他的办法,只能逆来顺受了。
  好在王保保那边已经退兵了,朱启也不用担心,继续和他发生什么冲突,说实话现在朱启也不担心打败仗了。
  有张玉在自己身边,朱启感觉自己百战百胜。
  这张玉也确实能力太强了,居然把王保保的所有想法,都提前预知的一清二楚。
  如果不是张玉的计谋,也不可能获得此番大胜的,朱启写回去的战报自然也将此事,添油加醋的说了一番。
  就差没直接说这场战役完全就是张玉指挥的了,不过显然自己送去的情报并没有获得朱元璋的重视,而那些将军们送上去的战报反倒是成了重要的依据。
  其实朱启也没什么自觉,他现在这个辽王殿下,在朝野之中除了打仗非常厉害之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的低调。
  凡事都谦虚过度,明明是自己的功劳,却偏要往别人头上安,在那些忠于朱标的大臣们看来,这就是在培养自己的党羽啊。
  你看看那些,跟辽王殿下接触过的文臣武将,哪一个不是对着辽王殿下夸赞有加,尤其是那些武将们现在可以说对着辽王殿下忠心耿耿的。
  如今再看看辽王殿下送过来的军情,压根就没说自己的功劳,反倒是对着张玉大夸特夸。
  而且还有那个带头冲锋的朱能,也是被朱启夸得如同项羽再世一般的厉害。
  这一般人可不都是给自己请功的吗?
  哪有帮别人请功请的这么厉害的,这已经不是低调谦虚了,这分明就是在培植自己的新党羽。
  再加上之前张玉可是北元那边的将领,而到了大明之后一直都跟着辽王朱启。
  辽王殿下,对于张玉一直是死保的。
  明眼人也都看出来了,这张玉现在就是辽王殿下的亲信了。
  而且能被辽王殿下所看重,说明这张玉也确实是很有本事的。
  不少人已经开始连夜研究起了张玉,不过张玉以前的经历实在是太少,也并没有指挥过什么著名的战役,想要研究也研究不出来什么事情。
  不过最近的一些事情,还是能有一些端倪的,就比如说张玉一手主导了高丽那边的发展,帮助建立起了一个傀儡政权。
  就光这一首操作,从管理和军事行政等等方面,张玉就是一个非常有本领的人了!
  想想也是,如果是废材的话,辽王朱启又怎么会看重呢?
  众人没想到,辽王朱启居然如此慧眼识珠,一眼就看到了张玉这么有能耐的人。
  在联想到之前,张玉可是蓝玉手底下的俘虏,而蓝玉对于张玉的能耐竟然一点都不知情。
  还是辽王殿下更胜一筹啊!
  而这些夸赞的声音,朱启也将其抛至耳后,不去多理会。
  至于其他的赏赐,来到之后立马就发下去,分给了其他的将军们。
  反正他现在也不是很缺钱了,至于说别人诽谤他,拉拢自己的将领和亲信。
  朱启也不去多管了,那些将军们打仗多辛苦啊,给他们多分点钱,有什么问题吗?
  再说这本来就是他们的功劳,朱启自己可真的是啥事儿也没干啊,这边安排完之后,朱启便起身回去辽阳了。
  经过这一仗之后,亦乃集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更何况马上朝廷的援军源源不断的赶来,也不需要他这个辽王朱启继续在这边帮衬着了。
  这亦乃集可是塞外的城池,朱启这个千金之躯,也不适合一直在前线呆着的。
  现在又不是洪武末年的时候,八大赛王一个一个武德充沛,可以把塞王安排到长城以外,像元朝那些部落酋长一样,带着自己的部队到处袭击北元的部落等等。
  而朱启也有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做,打完了自然就要谋发展了,回去辽阳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些马上要送回来的俘虏们安排一下了。
  正好朱启已经安排工匠出去勘探矿物了,这时候勘察矿物可没有什么经历的,一切纯粹只能靠两只脚到处走,询问乡里乡亲有没有类似煤炭或者硫磺以及铁块等等矿物。
  而且能开采的矿物也只是露在表面的矿物罢了。
  即便只是表面上的矿物,对于现在的工业水平来说,也是完全够用了。
  而记忆力非常好的朱启,已经凭借着自己对于地理的记忆,在辽东找到了最适合开采的表面,露天的煤矿厂——海洲煤矿!
  朱启再回到辽阳的路上,别也听到了从辽阳过来的信使汇报了,发现煤矿的消息。
  朱启也是大为兴奋,二话不说,快马加鞭往回赶去,如果真的发现了如此大范围的露天煤矿,那对于自己加速科技速度的计划,可是非常好的一个消息。

(https://www.tbxsvv.cc/html/126/126021/71989341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