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武侠仙侠 > 过河卒 > 第五十章 全真道的若干问题

七娘身上的担子很重,这一点毋庸置疑,权力和义务是对等的,不过七娘决定接任地师的时候就有这样的觉悟。
姚家的问题比较好处置,姚令已死,姚武和姚司被擒,姚散被杀,姚懿归顺,七娘本就是姚家八老之一,八去其六,只剩下姚耳和姚柳,这两人分别坐镇剑秀山和灵山洞天,翻不起什么大浪。
关键还是全真道内部的派系问题,姚家本就不像李家和张家那般拥有绝对统治力,如今又元气大伤,眼看是压不住全真道的大小家族了,这些家族崛起,并不等于打开了晋升通道,本质上还是世家门阀掌权,只是换了个世家,并不具有进步意义。
齐玄素向七娘提了一个建议,既然姚家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掌握全真道,那么可以尝试提拔寒门子弟。不过具体如何提拔,如何平衡寒门与世家的关系,不会引起全真道世家的反弹,如何保持稳定,其中的尺度需要七娘自己把握。毕竟大敌当前,这个时候的全真道不能乱。
所以齐玄素只是建议,而非命令,更多是在为日后整顿道门风气做一个提前尝试。
一言概之,当前的局势下,还是要以内部稳定为主,这次整顿全真道,提拔寒门子弟只是小范围的试点,关键不在这个,主要还是重塑中央权威,加强金阙对全真道的领导。
其实齐玄素已经预见到,如果他能整合道门,那么太平道肯定是被打烂了,失败者没有说话的权利,怎么整顿都是他说了算。全真道本就不是铁板一块,又经过姚令之乱,更是四分五裂,可以分而治之。
唯有正一道,很有可能在战后成为道门内部最大的藩镇,针插不进,水泼不入。他们是拨乱反正的功臣,是关键时刻拥护大掌教的忠诚卫士,甚至还是某种意义上的“外戚”。齐玄素没有理由对正一道动手。
如今正一道是齐玄素的盟友,齐玄素更是需要正一道守住江南,无论怎么看正一道坐大都无可避免——前提是齐玄素赢得这场道门内战。
齐玄素有什么好办法吗?
答案是没有。类似的问题,古往今来的最高统治者们都没有交出过完美答卷,现在这个长长的名单上又要再加上齐玄素的名字。
因为权力不存在真空,打掉一个,必然会再生出一个填补上去,就算没有正一道,也会有其他的势力占据这个位置,也许是西道门,说不定还不如正一道。
西洋人说屠龙者变为恶龙,还是有几分道理,恶龙这个生态位是不能空缺的,总要有人顶上去。
正所谓论迹不论心,正一道到底没有搞出宫变大掌教和分裂道门的操作,顶多是作壁上观,虽然也是居心实不可问的范畴,但要看跟谁比,在三道中算是表现最好的了。
那么齐玄素还是要靠全真道来制衡正一道,也许张月鹿和七娘的“婆媳之争”会以另一种形式展现出来,表面上是婆媳不和,实际上是正一道和全真道的权力斗争,这个大势不会因为张月鹿和七娘的个人意志而改变,许多事情也由不得她们。
当然,现在考虑这个问题还为时过早。只是未雨绸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又不能事到临头再考虑,却是两难。
齐玄素最后又询问了七娘关于姚武和姚司的处理意见。
毕竟七娘知根知底,还是了解这两人,也干过劝降的工作,只是不知为何,七娘一直没提她对这两个人的处置意见——姚司还在其次,如果姚武降了,那么总要有个说法,比如说具体职务是什么?让一个仙人卖命,只靠威逼是不行的,还得有利诱。不然姚武得到自由之后转头投了秦李两家,那还不如直接处决姚武。
齐玄素手里倒是掌握了几个位置,诸如市舶堂掌堂真人、婆罗洲道府掌府真人、无墟宫掌宫真人等等,刚好是掌堂、掌府、掌宫三级。
齐玄素倾向于给一个空头的掌堂真人,又担心有人不服——早拥护大掌教不如晚拥护大掌教,晚拥护大掌教不如反大掌教,正一道这种盟友也就算了,一个败军之将成了九堂之主,反而爬到我们这些心腹老人的头顶上去了,这个道理不太对吧。
七娘说道:“你这么做肯定是难以服众的,你将何罗神等人置于何地?周梦遥不管怎么说,与你有过一段师徒缘分,她老周家祖上更是玄圣亲传弟子,根正苗玄,关键周梦遥不是战败投降,而是胜负未分的时候就临阵倒戈,所以别人还是勉强服气的。姚武不可一概而论。换句话来说,当年玄圣可以这么干,是因为玄圣的威望压得住,你没有玄圣的威望,必然遭人非议。”
齐玄素苦笑一声:“所以我才要请教七娘你的意见。你是姚家人,又是地师,都与你有关系。”
七娘说道:“姚武愿意投降,就把他交给我吧,我给他上个笼头,保证他不敢背叛,你也不必开出太高的价码,差不多意思一下就行。当然,这个‘笼头’不能强行套上去,必须姚武心甘情愿才行。”
齐玄素问道:“‘度世佛光’?还是‘道胎种魔’?”
七娘说道:“都不是,你还记得当初姚令怎么限制我吗?我只要照葫芦画瓢就行了。”
齐玄素好奇问道:“如此说来,你当初是自愿立约?”
七娘冷哼一声:“不立约就得死,你说我是不是自愿?当然了,你也可以杀掉姚武,在这一点上,姚武和当初的我没什么两样。”
齐玄素懂了:“且看姚懿的劝降结果罢。”
齐玄素在临走前,将“干戚”交给了七娘。凑足三件仙物,七娘这个地师算是名副其实了。
至于“阴阳仙衣”,齐玄素当然是说到做到,自留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阴阳仙衣”的主人都是玄圣,齐玄素这也算是“拨乱反正”了。
然后齐玄素便踏上返京的归程。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祀与戎是互为表里相互成就的,出征之前要誓师,班师回朝要告庙。
祭祀就是昭示胜利,宣示正统,隐含着只有赢了才有脸面将这个消息告知列祖列宗的意思。
齐玄素自升座以来,还没有正式祭拜先贤祠和祖师殿。正好借着这个机会祭告道门历代大掌教、历代祖师、历代忠烈英贤。
先贤祠和祖师殿规格不同,先贤祠供奉对道门有卓越贡献之人,有真人和大真人,也有灵官和普通道士,祖师殿则以供奉历代大掌教和副掌教大真人为主,历代飞升仙人为辅,其他人只能陪祭。
所以道门私底下有个说法,死了的去先贤祠,飞升的去祖师殿。西洋人有个什么上议院和下议院,祖师殿就是上议院,先贤祠就是下议院,一起天上开会。
也有人两个地方都去了,比如上一任甲子灵官,不过都是少数。
与此同时,也要论功行赏。
大战之前,虽然齐玄素颇为自信,但其他人未必这么看,许多人还是觉得前景不明。
有人坚定不移,有人立场摇摆,甚至有人暗通款曲,为自己留后路。
现在,立场坚定的要奖,立场摇摆但尽到了职责,也可以既往不咎,给予部分肯定。至于心怀不轨的,当然要惩戒,却也不必一棍子打死,还是可以留几分余地,给最后一次机会,休说不教而诛。

(https://www.tbxsvv.cc/html/125/125839/9388377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