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都市言情 > 极品鉴宝神眼 > 第235章 亮宝进行时

秦霄说他能用手摸出来别人看都看不清楚的四灵玉胜,显然难以服众。

        不过秦霄不说,谁也不能把他绑起来,严刑拷打,逼他说。

        怀疑秦霄的视力?

        不,‘藏珍阁’的经理和掌眼,早就跳过这个步骤了。

        他们现在怀疑的,是秦霄到底是不是地球人……

        四灵玉胜亮完了,秦霄随后又接连亮了六件古玩。

        在四灵玉胜之后的第二件古玩,是一件十厘米高的树头杯。

        树头杯,顾名思义,不知道谁的恶趣味,把杯子弄成了树桩子的形状。

        不光不好看,杯子还颜色灰黄、污里巴涂,好似多少年没擦过似的。

        若谁有强迫症,碰上这件杯子,那可惨了。

        一天至少擦它八百遍,而且会发现,越擦,越模糊。

        这又是一件,乍看上去,废到不能再废的垃圾古玩。

        然而秦霄却把它买下,把它亮出来,进行全新解读。

        这件杯子确实没啥审美价值,但架不住人家材质好。

        制造这件杯子的材质,名为发晶。

        发晶是一种早已绝产的稀有矿物,属于晶石的一种。这件树头杯模糊,纯粹是因为发晶这种材质,本身便模模糊糊,跟‘通透’、‘纯澈’不挨着。

        但发晶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

        它罕见,稀有,就在于‘发晶’的名字上。

        发晶内部,含有发丝状矿物,故称为发晶。

        而模模糊糊的发晶里头,那根头发丝一样的矿物,至今没研究明白呢。

        说穿了,秦霄从程文勉旗下古玩店捡漏这件发晶树头杯,相当于捡漏了一块稀有矿石,它是杯子还是勺子,并不重要,重要的发晶这种矿物很值钱。

        第三件古玩,西汉白水弋丞印。

        印铜铸,方形,蛇纽。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印文保留有秦篆风格,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白水弋丞’四字。此印是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一百零四年以前之官印,尚有秦官印遗风。

        这件官印,之所以能成为漏,是因为它原本是一块铜疙瘩,被锈死了。

        结合铜锈观察,这压根是一块古代的门把手……

        程文勉旗下的古玩店,也把它当成古代的门把手来卖了。

        是秦霄现场用刀具,重新表演了一番刮铜锈的神迹后,才化腐朽为神奇,将‘门把手’变成官印。

        第四件古玩,钧窑玫瑰紫釉花盆。

        此种花盆一般与盆托配套使用,是宫中最常用的陈设瓷。

        此盆为菱花式,以近于直的微曲廓线构成丰润端正的形体,以凹凸变化的曲线勾勒出菱花形的盆沿和足边,腹部的棱线与菱花式口沿、足边相呼应。

        按正常来讲,钧窑釉色之美,恰似蔚蓝天空中涌现出一片绚丽的红霞,给人以变幻无穷的美感。这美感在于釉色凝炼含蓄,浓厚质朴。

        钧釉以蛋白石光泽的青釉为基调,兼具宝光内蕴不透明的乳光状态和绚丽多姿的窑变现象。美丽的釉色同具有微弱透光性的乳光状态结合在一起,赋予钧瓷一种莹润幽雅、美丽含蓄的光泽。

        前提是,按正常来讲。

        钧窑的颜色釉,那可鼎鼎大名,按正常来讲,程文勉手底下的鉴宝团队,没有任何打眼的可能。

        要怪,就怪给这件花盆上釉的工匠,杀千刀的,干活的时候手抖了,并且抖得很厉害,羊癫疯发作,至少二十级以上。

        这件花盆,除了釉色外,没有任何瑕疵。

        然而就是那像被驴舔过一样的釉色,斑斑驳驳,薄厚不均,有点像小孩子尿床尿出来的‘地图’,令人不忍直视。

        这就好比,一个人,是天底下最好的人,内在美全人类第一,只要跟他相处一秒钟,都会身心愉悦。

        可这个人,却同时也是天底下容貌最丑的人。

        二者相结合,恐怕愿意正眼看此人、跟他亲密接触的人,不会太多。

        这件钧窑花盆,便是同等道理。

        钧窑出彩的地方便是釉色,结果这件花盆的釉色反倒差到无以复加,且不知为何,工匠犯下极大失误后,钧窑竟然没有补救,也没有销毁,就任由它流出来了。

        历史的细枝末节,现今早已不可考,硬要说的话,没准这个手抖的工匠,是‘厂长儿子’呢……

        更神奇的是,因为这件花盆太磕碜,程文勉旗下的鉴宝团队,竟然也没细琢磨,直接把它打成了粗制滥造的民窑瓷器,扔进了低价瓷器的群体里。

        再磕碜的钧窑,它也是钧窑。

        釉色磕碜,工艺手法还在呢。

        经由秦霄揭晓后,它的卖价,肯定比秦霄捡漏的入手价高数个档次。

        第五件古玩,是一幅画,《寒山拾得图》。纵78厘米,横51厘米,清代纸本设色,保存尚且完整。

        此幅绘寒山、拾得二人立于山岗之上,谈笑风生,皆作世俗之态而深具禅意。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是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佛教史上著名诗僧,并称‘寒拾’,行迹怪诞,言语非常,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

        罗聘,清代画家,大名鼎鼎的‘扬州八怪’之一。

        至于这幅画,程文勉旗下的鉴宝团队为啥没认出来,答案只有三个字。

        不知道。

        他们不知道罗聘画过这幅画。

        正如李白,他的诗文流传下来有许多,但失传的更多。

        如果有一天,从哪个犄角旮旯发现一首没有署名的诗,咱们也不知道,这首诗是不是李白写的,就算风格接近,也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它是李白的。

        这幅画,之于罗聘,同理。

        而秦霄为什么知道……

        还能为啥?老秦家‘祖传储存卡’、‘家传宝珠’牛皮呗!

        秦霄一如既往,动用妖孽级别的离谱能力,为‘藏珍阁’的经理和掌眼,找出了隐款,证明了这幅画是罗聘的作品。

        最后一件古玩,嘉庆年间,直径七厘米的铜镀金诗文怀表。

        怀表华丽在外,珐琅面、黄金壳、珍珠口、微雕画不胜其数,并且有着皇家定制或宫廷贵胄收藏的背书,难得流落民间。而打开怀表的表壳,仿佛穿越历史,将指针永远定格在数百年前的康乾盛世,体味着古典审美。

        此怀表,表面铜镀金,盖面原或嵌玻璃,铜质二针,表盘珐琅釉白底黑字‘御制咏时辰表诗’,文字稚拙。表背有一孔供上弦,附铜匙。表贮入铜镀金表盒。外贴一黄签,楷书:‘养心殿’。

(https://www.tbxsvv.cc/html/124/124688/3396458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