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臣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盗的张希孟

  高启被张希孟文章吸引,绝不是什么脑子一时发烧,其实注意朱升,刘伯温等人的想法,也就能窥见大略。蒙古灭宋,一统天下,偏又治理的一团糟,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有太多的有识之士,苦思冥想,希望找出天下大病。

  在后世的眼光看来,理科生负责改造世界,文科生更多的是解释世界,对过去的历史进行恰当的总结,或许价值不是那么大。

  但是在一些关键时刻,进行恰当全面的总结,正好能认清自己,指引未来。

  前面提到了,从唐至宋,这是个最关键的节点,结果出了一堆庸医,他们总结出了程朱理学这么个天打雷劈的玩意。

  值得一提的是,元朝的官方正统显学,也是理学。

  可是理学能解释历史吗?

  能解释赵宋之败吗?

  能诊断当今元朝的弊病吗?

  能给未来指引出路吗?

  很显然,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只是讲个人的修养。。儒者很喜欢推己及人,由个人看见家庭,由家庭推出国家。家国天下,  自然而然。

  只要人人尊奉理学,人人都是君子,  自然天下大治,  盛世出现……这个看似完美的解释,  并不能真正解决现实的问题。

  因为家不同于国,国与国之间,  也不能视作简单的家与家。

  中原大地,就算礼坏乐崩,天下纷乱,  但终归还有些规则道理可讲,就算是衙门不讲理,但总还是收钱的。

  可是国与国之间,就是尔虞我诈,  就是刀兵相见,你死我活,吃人不吐骨头……稍微对两宋历史有点了解,  就会明白那些正人君子,  栋梁名臣,在处理国家事务上,在对外方略上,  是何等幼稚无能,  丧权辱国!

  越是顶尖儿的文人,  越是书读得多,脑筋灵活聪慧,就越是在思考这个问题,  到底该怎么办?

  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这些疑问在历史上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是明朝建立,  掩盖了矛盾。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理学的毛病重新暴露,  结果出现了王阳明的心学,抗衡理学。

  但是心学也没有成功,等到大明灭亡,中原文人面对比南宋更惨烈的失败,  一些人开始了深刻的反思,  甚至能说出君者天下之大害,  这种大逆不道,  无君无父的言论。

  足见痛心疾首之深。

  只是这种反思并没有真正改变天下大势,自宋以后,中原国运就不断下坠,虽然偶有反复,但依旧改变不了整体衰微的现实,一路衰败,直到血肉筑成长城,意志燃烧钢铁,经过最残酷的战斗,付出最惨重的牺牲,才堪堪止住下坠的国运,重新有了复兴迹象。

  高启这些人未必有这么深刻的历史体悟,但是他们也迫切要知道,大宋之败,知道该怎么重新中兴……

  一连十天,几个人闭门读书,仔细研读,期间经过最激烈的争吵,几乎翻脸。最后他们满脸疲惫,几个年轻书生,成了蓬头垢面的邋遢鬼。

  把书放下,高启感叹道:“我还有不少不懂的地方,但是仅仅以我现在的所知所感,这几篇文章,简直醍醐灌顶,如梦方醒。”

  其他三人也点头,“青丘兄说的没错,我是迫不及待要让更多人知道了。”

  高启又道:“可是张士诚已经告诉我,不许泄露出去,弄得人尽皆知……想来他也是知道这些文章的厉害,害怕弄得人心大乱。我们不过是一介书生,硬要把文章传出去,又能传几个人?万一惹恼了张士诚,岂不是招来大祸?我死不足惜,可这三篇文章,不能让吴中百姓看到,可是罪莫大焉!”

  杨基颔首,十分赞同,问道:“青丘兄,你这么说,可有什么妙策吗?”

  高启笑道:“妙策谈不上,只有个馊主意,希望你们几位帮忙,咱们一起写文章,痛骂张公的三篇文章!”

  “什么?”张羽怪叫道:“青丘兄,你疯了不成?让我们骂张公?你就不怕天打雷劈?”

  徐贲也跟着怒道:“是啊,这可是圣贤文字,至理名言,我们怎么反驳?”

  高启哈哈一笑,“自然是一段一段反驳了。”

  杨基低着头,愣了好一会儿,他才猛地一拍大腿!

  “我,我明白了!青丘兄的意思,是让我们把张公的文章,放在我们的文章里,名为反驳,实则是让这些文章流传出去!妙啊!真是太妙了!”

  他这么一说,顿时恍然大悟,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果然姓高的就是高!

  这四大才子打起精神,继续忙活……论起写文章的本事,他们甚至比张希孟还要娴熟得多。

  高启就精通历代文章,还有很厉害的学习模仿能力,拟唐似唐,拟宋似宋……高启引经据典,全力以赴,驳斥张希孟的文章,写得是花团锦簇,妙笔生辉。

  可暗中高启不但引用张希孟的文字,还找出例子,佐证这些文字。

  很快,第一批反驳张希孟的文章出炉了。

  他满怀忐忑,送了上去,很快就得到了张士诚的召见,老张很是感动,直接赏赐了高启一千两黄金!

  “好啊,有先生的生花妙笔,我无忧矣!”

  张士诚老怀大慰,既然高启能把张希孟骂得一钱不值,那就苏州的士林,领教一下高启的文章吧!

  张士诚点头了,下令苏州最好的书局,刊印文章,大肆传播!

  高启长出了口气,可就在他从王府出来的时候,一个人揪住了高启,“你胆子太大了,竟敢欺骗太尉!”

  高启一怔,忙扭头看去,来人正是他的好友之一,名叫王行,眼下也在张士诚手下做事,书画双绝,尤其善长泼墨山水。

  “王兄,你何出此言?”

  “什么何出此言?你把张公的文章放在自己的文章里,明着反驳,暗中推波助澜……你的鬼把戏能骗得过张太尉,如何能骗得过我!”

  高启大惊失色,“你,你莫非要害我?”

  王行看了看他,突然笑了,“放在过去,我或许会点破此事,奈何张士诚归附大元,已经成了元廷太尉,我要是还跟他,岂不是瞎了眼睛!你放心吧,我给张士诚的是我抄写的节略,你这一招,足以暂时迷惑他了。不过青丘兄可不能太过得意,你要做好准备,一旦事泄,你就赶快逃跑。”

  高启一怔,随即道:“我不过是一介书生,如何跑得了?”

  “别怕,我都给你想好了。”王行在高启耳边说了两句,到了晚上,一个年轻人来到了高启的住处。

  此人骨骼粗大,眉骨很高,眼窝深陷,看似病夫,却是筋骨强健,暗中带有凶光。

  “你是……”

  “在下姚广孝,法名道衍。”

  “你是和尚?”

  “未曾落发,如今跟着真人席应真修行!”

  高启笑了,“这么说,你是精通佛道了?”

  姚广孝摇头,“在下更精通儒学……青丘子不会以为,天下只有你一个兼修三教吧?这苏州之地,人杰地灵,卧虎藏龙,你可不要小觑天下英雄啊!”

  高启听得出来,这个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家伙,也是个傲气十足的货儿,放在以往,他或许还有心思和他切磋。

  但是面对张希孟的三篇文章,高启早就老实了。

  还有什么好争的,再怎么争,也是在张公背后吃土啊!

  还不如把心思放在正事上面,好好想想,怎么传播张公的文章吧!

  姚广孝的加入,让几个书生发现了盲点,过去光想着士林,是不是要让百姓也知道呢?只是这么深奥的文章,他们尚且不能完全明白,百姓又如何把握清楚?

  姚广孝忍不住大笑,“果然是书生造反,三年不成!张公早在几年前,就撰写了分田大纲,这些文章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张公厚积薄发,水到渠成。我们如何能指望百姓一下子都清楚。”

  “那,那该如何是好?”高启疑惑问道。

  “很简单,我觉得能让百姓知道吴国公主张分田,凡是归附了吴国公,就能有一份土地,如此就够了。”

  高启略沉吟,立刻点头。

  赶快行动吧!

  这边刊印高启等人的文章,那边姚广孝搜罗了不少佛经,护身符,就在这些东西中间,夹上小纸条,写着什么“等吴王,盼吴王,吴王来了好吃粮”,“跟着朱家军,有钱又有田”之类的小纸条,到处散发,只要来人求签祈福,都能得到一份。

  而在另一边,高启等人的文章也迅速刊发了好几百份,苏州城中,聚集的读书人,几乎人手一份,大家伙看着看着,也就恍然大悟,原来朱家军的主张是这个啊……怪不得他们均分田亩,关闭青楼,又让女子出来做事。

  这可不是什么牝鸡司晨,颠倒乾坤,败坏纲常……而是有着深刻的道理。而且这也不只是提升女人地位这么简单,相反,貌似男人能得到更多的选择余地,家也会越过越好。

  而且这也是富国强兵的必由之路,要想重现汉唐盛世,就必须走这一条路。

  你可以反对张希孟的主张,但是却无法忽视这几篇文章的杀伤力。骂儒家没事,抨击纲常也不打紧,毕竟天下的狂生多了,孔融还说用不着孝敬父母呢!

  只不过这三篇文章太特殊了,不但要骂程朱理学,还要把程朱理学背后圈禁百姓,牢笼民力,误国误民的道理讲清楚,说明白。

  这已经不只是挖祖坟了,而是把祖宗尸骨拖出来,挫骨扬灰!

  不能忍了,必须出来抨击……苏州士林就跟炸了锅似的,纷纷跳出来,痛骂张希孟,写文章,甚至扎小人,诅咒张希孟。

  面对如此热闹的局面,张士诚还有点雀跃,果然是异想天开,不得人心……可很快张士诚意识到了一件事,他是不想大肆宣扬的,只是要问问高启的看法,可弄到现在,好像是人尽皆知了?

  张士诚有了一丝不妙的感觉。

  而在几百里之外的金陵,张希孟的府邸再次遭到了盗窃,这次没人给他留下金元宝,辛苦撰写的手稿还消失了。

  张希孟苦恼地抱着太阳穴,“去把卢秋云叫来,让他帮我找出贼人!”

(https://www.tbxsvv.cc/html/123/123916/735663957.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