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女生频道 > 全娱乐圈都以为我糊了 > 235、首映

  【粗稿未改】

  【可能大改】

  【双更合一】

  跟威尼斯电影节能够提前两天购买电影片不同,柏林电影节电影票只能提前两个小时购买。也有网上购票的,但需要观影人自行打印电影票。

  当然了,也不是说柏林电影节只能在Berlinale  Palast【柏林电影宫】观影,这是属于整个柏林的电影盛宴,在整个柏林、德意志的电影院都能够看同一时间观影。

  只是在Berlinale  Palast主会场观影,除了有机会遇到各国的明星外,氛围感也是很值得打卡的。

  作为电影节主会场的Berlinale  Palast,大部分的放映厅都是不对外开放的,需要手持“电影节邀请函”才能购票,为了防止这段期间,引发不必要的麻烦。而对外开放可售的放映厅不多,能够在首日买到Berlinale  Palast主会场放映厅的,除了速度,那就是运气了。

  影片的电影票颜色上,也各有不同,红色是主竞赛单元影票,灰色是特别展映,黄色是全景单元,《金陵祭》的电影票就是灰色的;

  时间还没到九点,提前十五分钟,作为开幕式影片的《金陵祭》二号放映厅,就已经陆续坐满了人——这有作为华夏传奇导演“庄和”的影响力,更有作为开幕式影片的原因。

  夏郁一行十四个人,占据了放映厅一大撮的位置。

  至于一号放映厅则留给了评审团。

  夏郁一行人因为作为压轴之一出场,还是颇为受到关注,也就使得影厅内不少的外国、尤其是德意志本土的电影人靠近的都打了个招呼,要不是电影快开始了,还打算合个影。

  除此之外,除了老外,几个小队伍也引起了一行人目光——

  是国内得的几个参加电影节的团队。

  付艺君就在其中。

  这位“老熟人”刚在红毯后台也碰到了,许是对上年六月份的“负气”而去懊悔,甚至将那一段试镜过程,当成了一段“不堪回首”的试镜体验;

  几个华夏的电影团队再碰到一块儿时,付艺君对夏郁表现的十分冷淡;

  夏郁自然是无所谓的,但还是有好的跟众人打了个招呼。

  就在夏郁回过头,准备等待影片开始时,孟冬突然看到了这一行人身后跟着的一道熟悉身影:

  “郁宝,是陈凛!”

  其实不止陈凛,还有几个穿着打扮不算特别正式,但气质跟陈凛相近的人。

  很显然,是通过国内的这几个电影团队,来到这个内部放映厅之一的,影评人。

  其实不只是这些,这一次找庄和拿邀请函的内部放映厅的影评人也有几位,都是一路几十年支持庄和电影的老一辈权威影评人了,但被陶棠安排到了三号放映厅。

  对于陈凛,夏郁也是有印象的,是“夏郁事件”突发那段时间里,极其少数的,愿意抗住压力硬挺夏郁的影评人;因为那一次事件,这两年在国内在国内专业影评人之中,也是水涨船高。

  国内各大电影也基本都会邀请前往首映,这一次也不例外!

  夏郁目光没有停留多久,在对方感觉到以前,就收回了视线。

  电影开始了。

  “噔~噔噔噔——”

  首先登场仍然是不变的华夏龙标,这对于老外而言大多数是有点陌生的,但对于夏郁这些华夏电影人而言,就是再熟悉不过了。

  影片采用中英字幕,英文字符较大,不用担心老外看不清,说的是金陵方言。

  电影的开篇是就是一场大雾,在轰炸声、枪声中,是一段旁白:

  【我的姨妈孟书娟一直在找一个人】

  【准确地说】

  【在找一个女人】

  【找着找着】

  【她渐渐老了】

  【婚嫁大事都让她找忘了】

  【等我长大到可以做她谈手的年龄】

  【我发现一马找了一辈子的女人是一个JI女】

  【在她和我姨妈相识的时候】

  【她是那一行的花魁】

  【用新世纪的语言】

  【就是腕儿级的人物】

  随着旁白结束。

  一个模糊、充满了雾气的近景、慢镜头切近。

  伴随着轰炸声、一个女学生在拼命奔跑,女孩被烟雾大肆包围,因战争轰炸造成的火势、她脸上有不少碳迹。

  神情慌张、恐惧、还伴随着急促的喘息声。

  女孩以旁白的形势,陈述着电影的背景、实事。

  声音跟开篇相似。

  但更为稚嫩。

  “轰炸了二十多天”

  “金陵到底被日寇攻破了”

  “那是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

  “我记得”

  “那天所有人都在跑”

  “好像永远也跑不出那场大雾”

  在这个长达十秒的镜头后,女孩带着另外两个同伴钻出浓雾,在奔逃中,镜头切换到了另一侧;那是几个弓腰慢跑在战场上的军人,看不太清他们的脸,但从他们的模糊身影上,能够感觉到事态的严峻,而后就是一大片的“难民”逃窜,拍摄的都是难民的后背,脚步——

  最后是一匹白色的马,拖着镂空马车疾驰,路很窄,女学生听到马蹄声,匆忙走到路边——马车上,载着一车女人,穿着华丽,带着微微的风尘气息;

  而当马车刚巧从三个女学生身旁路过时,挂在马车最外边的琵琶与路边的,因战火而废弃铁门的铁片发生碰撞;琵琶弦那里是铁片的对手,就好像预示着,这些风尘女子的结局。

  “噔、噔、噔!”三道琴弦段开,就像是划开这场战争的序幕。

  伴随着那刺耳的弦声,女学生下意识侧身,短发遮掩了她的右眼,但左眼那对战争突如其来的茫然无措就那么明晃晃占据整个大屏幕!

  下一秒,马车撞击烟雾里,一个满目疮痍的城市、战场就那么赤、裸在众人眼前!

  电影的背景、事态,就在这简短的一分钟里,被女孩略带茫然、恐惧的方言表述的清清楚楚。

  而就这短短的几个镜头,就迅速将观影人都拉近了电影里。

  哪怕是完全听不懂华夏金陵方言的老外,通过字母和电影镜头、女孩的情绪,也不免被感染、被导演所呈现的电影镜头所吸引。

  “呼!”

  这几个镜头陈凛是一口气看完的,一直到马车撞进大雾里,他才长长吁了一口气,就短短一分钟,他只有两个字表达此刻心情,“过瘾!”

  不愧是庄和,太精彩了!

  二号各人情绪都不大相同,大多数人都是被这几个镜头震撼到了,除了“导演”对镜头的表达能力,还有即将揭开的一场战争;但还是有少数老外皱起了眉——

  这种镜头对于他们某些钟爱文艺片的群体而言,不是多么值得推敲的,但想着“庄和”二字,他们还是耐着性子,沉下心来继续观看。

  电影还在继续。

  十几个穿着藏青色棉服、剪着童花头的女学生突然闯进了镜头,为首的男子数了一下,被队伍里的女学生告知,少了三个同伴。

  镜头再转,一个穿着教堂神甫服饰的,头发黑白相间的教职人员也在朝着这一片废墟赶来,随着他出没,不停有子弹在他周围落下。

  在逃窜中,突然地,一片横尸遍野,就那么突然出现在眼前!

  触目惊心。

  伴随着枪支声、以及后面的日寇,他只能是从身前的一堆尸体上跨过去。

  他冲入大雾,再冲出来的,是那三个跟同伴失散的女学生。

  这是一种镜头切换的艺术表达。

  伴随着轰炸、枪声、女学生恐惧慌张的喘息,惊叫,当翻开由各种废弃麻袋、遮盖物搭建的临时避难坑,里面躲满了人,女学生恳求他们收留,但无人愿意给她们让出一隅,哪怕一隅栖身!

  画面再转,女学生们已经躲进了破烂的装甲车炮筒里,本以为能就此躲过,没想到,附近却传来了日寇声响,此外,年约花甲的教堂神甫,也在慌忙逃窜中,靠近此地,就在他发现躲在炮筒里的三个女学生之时,他也被日寇发现了!

  ……

  电影开篇便以一段旁白、十几个镜头切换将故事的背景、矛盾平铺直叙地揭开,剧情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众人觉得沉重压抑的同时,又有种不自觉被“导演”镜头故事吸引的亢奋!

  三个女学生跟神甫意外生存下来,让捏着一把汗的观众们小松了一口气!

  紧接着,十四五个穿着华夏旗袍的女子从远处走来,走近眼前与这座战争废墟形成鲜明对比的教堂;在这满目疮痍的灰蒙、土黄的构图与色彩下,更是大相径庭,尤其是他们虽然带着些许的惊慌、凌乱、但仍然婀娜多姿,她们还没出现前,大家都还不觉得这片废墟、这场战争有多么的残酷,可当她们像是“事外人”撞入这场战争,一下子就这场战争的惨烈凸显的淋漓尽致!

  这些女人,不是什么“好东西”,她们是活在销金窟里的窑姐,因为一个相好的“失约”她们既是离不开这座城市,也进不去西边的安全区,只能将主意打在了这座教堂上。

  这些窑姐的出现,将此前的战争惨烈,抹平了大半,观众们得以从战争的惨烈中挣脱开来,并饶有兴致地看这些不论对话,还是行为都带着些“愚蠢而不自知”的风尘窑姐,都死到临头还在拌嘴争吵的泼辣而觉得有意思。

  这些窑姐自然是美的,带着风尘的韵味,在场正常的男士,不论是华夏人还是老外,都对她们婀娜的身子,泼辣的性格倍感兴趣。

  直到一个一直不曾出声,只有一个背影,偶尔能够看到她抽烟一角镜头的女人出现——其实在她露着背影的时候,众人就已经觉得她的背影已经非常的好看了。

  可当她一把将行李丢进了教堂院子里,也就是这个时候,盘在她后脑勺上的发髻突然崩散,流泻了一肩,她那张寡淡里带着点点书香气息的脸庞,就那么撞进众人眼里、心里。

  她穿着的旗袍是艳的、脸上的妆也有点小浓,抹着那个时代的粗糙胭脂,浑身上下的妆容、穿着打扮,都显现的有些艳俗,却跟身上的气质、形成反差,将这股大俗衬托至大雅!

  《金陵祭》的剧照已经发出来了,但属于夏郁的位置,一直空着,此前网上就有不少的报道;一直到前段时间【梦回民国】的杂志登出,众人才知道,为什么庄和要藏着掖着。

  而见到这一幕,陈凛知道,他还是低估了,低估了庄和的审美、低估了夏郁的美貌,而最让他惊讶的,是在这种美貌里,并没有被遮掩住的演技!

  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如果不是他刻意的比较,都很难将“赵玉墨”与今夜在红毯上星光夺目,与同在放映厅内,那个美丽而不落俗套的夏郁联系到一块。

  而战争里,这种“平静”终究是一个假象,就在这十几个窑姐挤进教堂时,惨烈的屠杀在这座古城的四面八方都还在上演。

  镜头一切。

  时间回到了十二月十二日傍晚。

  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哪怕在场众人通过这些年的战争题材电影、纪录片看了极多的战争戏,可当他们见到眼前的一幕,仍然打从心里打了个寒颤,入眼皆是触目惊心!

  随着这个叫戴涛的军官退守,逃到江边。

  映入眼帘的,几乎每一寸滩地上都挤着绝望的血肉之躯。

  每条船上都挤满了人,或者说,一个压一个,堆满了人。

  他们的手扒在床沿。

  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走出这座古城、这个夜晚。

  这一幕营造的极为逼真,虽然知道这是一步电影,在场的观众里,不算华夏人,许多老外,对于这场战役也颇有些了解,知道这是那一场真实战役里,一场可能再“寻常”不过的缩影!

  军官看着这一幕,最终选择了回去,他想,相比于逃,他更愿意战死在这座城里。

  跟军官一块突然心生豪念,打算战死沙场的士兵不在少数,途中,就有这么一幕。

  “一个士兵扒下了一个市民的长衫,将自己的军棉衣交还给市民,可市民宁愿穿着摞补丁的长褂、赤着足、冻得浑身冷颤,也不愿穿上军棉衣。”

  军官举起手枪,犹豫之后,又缓缓放下,他扒开枪,里面只剩下五枚子弹。

  见到这一幕,陈凛的心中感慨万千,他在笔记本上写了这么一段评语:“小士兵自认这一去再不能复返,身穿这一套棉服又有何用,不如给有希望逃离战场的市民;而市民感受到士兵的善意,对于跟他儿子年纪一样大的士兵,慷慨赴死,他终是不忍!”

  战争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的。

  交代完了这些前行内容,影片也开始进入了正轨,这毕竟不是战争纪录片,只是通过侧面描述一些“小人物”的挣扎、救赎,去揭开这场残酷战争。

  ————

  4200+

  电影细节下一章尽量两三短话带过,不会拖拉。

  求个月票。

(https://www.tbxsvv.cc/html/120/120026/735359468.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