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小管营 > 第十三集第4节 派兵琉球

?    欢迎大家来到官术网:http://www.3dllc.com

    提供免费小说    х.neт            第十三集第4节派兵琉球

    “我的族兄柴进柴大官人,孟兄想必还记得罢?”柴孝武问道。

    孟德点点头,笑道:“当年若不是柴大官人和小主人,孟某只怕早已死在牢中了——听说柴大官人投往宋公明帐下落草,现在也在江南征缴方腊残寇。”

    柴孝武道:“当时柴大官人庄上,有三五百位江湖人士,都是他的庄客。后来柴大官人庄子被封,这些庄客走的走、散的散,剩下十几个人,本来准备跟着柴大官人一同南下落草,但我这位族兄自觉前路茫茫,不肯让他们再跟着自己,因此把这几位义士留下,托我照看。这次跟你去琉球的三十个都头中,有十名都是从柴大官人庄上出来的。其中一个,名叫游鸿,你还记得他罢。”

    孟德猛地想起来:“啊,我记得那游兄弟,他一口鸟话,很难听懂的……”

    柴孝武笑道:“他这口‘鸟话’,福州一带的方言——他早年曾经上过澎湖,言语相通,对地方上的节气天候较为熟悉,而且,他是个机智善谋之人,想必有他在,算上能大一些。我准备让他做你的‘参军’。”

    孟德听得柴孝武已经准备得如此详细,心中感激,便手持青玉令牌,指天发誓:“我孟德若不能为主人平定琉球,便自己将这脑袋割了,送回来见主人!”

    “孟大哥,你不必发下这等重誓,”柴孝武道,“一切都可以慢慢来,我们至少还有几年时间可用——你在南方的另一个任务,扩建琉球北港,结合我随后源源不断派过去的人力物力,在数年内,将它建成一个凌驾于明州、泉州之上的天下第一大口岸!具体设计和建造有自有别人负责,你的任务是——收聚土奴。”

    “土奴?”孟德疑惑道,“小主人,什么叫土奴啊?”

    柴孝武道:“岛上的近三万土人,便是你的来源。”

    “小……小主人,你是说,要我把那些人抓起来充当奴隶?”孟德愣了愣,道,“这会不会惹人话柄?”

    柴孝武道:“不必担心,这些人不过是蛮夷。在我宋人看来,蛮夷与禽兽无异……孟大哥,我之所以需要这些……这些奴隶,是因为许多流民到了琉球之后,水土不服,这两年病死的人不少,虽然我已经广招各地名医前去救治,但因瘴疫而死者,还是占到十之一二。正因如此,我们汉人反不如那些土人耐得住苦。若没有这些土人的劳力,只怕就是建造上十年,也难以有足够规模。”

    “小主人,我明白了。不过……”孟德抱了抱拳,道,“不过主人能否告诉我,你要这荒蛮之地做什么用?”

    柴孝武道:“那是一个宝库,有了它,便有了不必受制于大宋的后援。只有这样,我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不怕告诉你,待时机成熟之时,我便在海外自立一国,那时在不必受朝廷那些奸臣的鸟气了。”

    孟德听了,哈哈一笑:“大丈夫就该如此!”

    柴孝武让孟德收拾完了之后,又让他把自己连日来所画的一些图本带过去。这些图本,是他根据前世的记忆,描画出来的。他知道,管形火器最初是南宋出现的,当时使用的是竹管——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当时之所以能够使用,还是因为火药的配制比例还不是最合理,因此威力相对小了不少。但柴孝武拿出来的配方是现代**,按照硝七成半、硫磺一成、木炭一成半的比例配制的,虽然这个时代对这方面的配制技巧还比较粗糙,但也**不离十,误差非常小。柴孝武对这方面可以说毫不了解,但他可以想象,凭着这数以百计的工匠慢慢摸索,一定能慢慢进步,最后达到最合理的比例。

    火药的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解决。至于原料来源,木炭可以自己烧制,硫磺可以从日本大量购买,价格低廉,唯一比较麻烦的是硝石,但也不是弄不到。因为自唐以来,豪门贵族,就开始使用硝石在夏天制冰。因此硝石在西北的原产地可以很容易大量购得。再加上用土法少量制备,代价虽然略大一些,但还是可以接受。

    有了足够的火药,剩下的问题就是要有炮管。一开始柴孝武想用生铁铸造,炮管的寿命会很不错。但问题也来了,先不说锻造生铁炮管所需的工艺水平要求不低,就算是生铁的质量,也不易保证。柴孝武既不懂所谓的土高炉技术,也不敢指望那种东西。正好在琉球中北部山脉发现了异常丰富的黄铜矿——这得益于当年他所看到的一则新闻,大略讲的是美利坚向台湾抛出了一个军事订单,要台湾制造一亿发子弹。正是通过这个新闻,柴孝武的前世——柴小五才知道台湾有非常丰富的铜矿,而且是高质量的黄铜矿。他让人沿山脉搜寻,果然找到。黄铜矿其实也就是铜锌合金,在各种铜合金中,黄铜的强度、耐磨度、可塑性是比较好的,而如果在加入少量的锡或者锰,还能有更高的耐腐蚀性和强度。以柴孝武目前的冶金实力,生铁炮管暂时还无力打造。

    从山上采集的黄铜矿经过提炼之后,还不一定是最佳的合金比例,因此还需要慢慢摸索——不过柴孝武已经等不及了。他让琉球大工章焕直立刻开始研制铜管火炮。接下来两个月间,柴孝武派人到江南、广南分别招纳流民百姓,每月都从中抽出志愿者送往琉球开荒。当时,由于土地兼并剧烈,官僚又逼迫不已,各地都有大量的无地农民。柴孝武让他们签下契约,规定柴孝武按照男丁数目提供给他们每家每户农具、耕牛、田产,允许自由开荒,但是他们从此往后,所产出的一成将作为农税、五成作为利息,在一块土地上连续耕作二十年之后,土地才会归他们所有,到时候只需要上缴一成的农税。而如果土地荒废或者产出低下则会重新被收回。

    这个条件虽然苛刻,但最起码不会饿死,只要年成正常都会有盈余,再加上二十年后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地产,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每月都能吸引大批的流民和无地农民。而他们大多适应南方生活,一辈子除了种地什么都不会,当下一听说有地可种,简直欢欣雀跃。每个月,柴孝武都会送出一千户左右的开荒者前往琉球。

(https://www.tbxsvv.cc/html/12/12907/457777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