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六百四十九章 四国同盟

  攻打占城,主要是动用三广之地的力量,再配之以徐万峰的海寇,王师范庖丁解牛一般顺势而取。

  而占城并没有多少实力,在周边也差不多是垫底的存在,历史上也是被南汉吊打,后被安南崛起的地方政权灭亡。

  大唐甚至都没动用北方主力部队,当然就没有耗费多少国力。

  吕宋连个政权都没有,还停留在原始野人状态,开拓此地,除了先期五百皇城司和宣教司人员,主要是动用世家、商贾、退役将士的力量。

  朝廷也没有花费多少精力。

  还顺便卖出去一部分退役的二线装备。

  刺激了军工产业和造船业。

  辽北、漠北建城进行了差不多一半,后面可以慢慢来,倭奴可以分一部分下南洋,建造吕宋军政司以及各大港口。

  这个时代人力实在太重要了。

  辽北有三十万的倭奴,李晔仍觉得不够用。

  从漠北、辽北到熊津、东瀛,再到占城、满剌伽、吕宋,到处都要人。

  幸好源经基反应挺快,向朝廷上表愿意输出劳力,但大唐需要支付一定的工钱。

  大量的倭人因战乱而避入关东,导致关东人满为患。

  而此时关东的良田有限,养了达官贵人,就养不活庞大的流民,与其饿死,还不如甩出去。

  源经基还为倭人争取到了倭工的身份,比倭奴强了不少,至少能穿暖,还有工钱,而南洋又不会受冻,成了倭工的首选。

  有了倭人的参加,吕宋的开发大大加快。

  起初只有关东男人下南洋,后来有倭商发现商机,把女人也运过来了。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吕宋各大港口旁边,出现一座座的寮寨,生意火爆,逐渐成为关东国的支柱产业。

  大唐强势介入南洋,诸国反应不一。

  吴哥国反应最为积极,主动遣派王子入长安朝贡,恢复宗藩关系。

  三佛齐因满剌伽之事对大唐抱有一定戒心,多次请求王师范管制本国海寇。

  除了这两国,勃泥国也向长安派遣了朝贡使者。

  在林邑东南海中洲上,其地延袤数千里,受天竺大乘佛教影响,势力范围主要局限在西北面,东面仍是蛮荒之地,南面遭到爪哇人的入侵。

  三国都信奉佛教,南梁时便遣使入建康。

  南洋的大致格局便是如此,爪哇是三国的共同敌人。

  三百年后,爪哇人全面倒向大食法,击败三佛齐、勃泥,占领满剌伽海峡南岸的所有土地,又击败元朝远征军,成为南洋上的霸主。

  其后,又向东北面的吕宋输出大食法。

  只要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敌人,事情就好办多了。

  李巨川、张承业、冯道、韩延徽、杨师厚等大唐帝国的顶梁柱与三国使者进行了密切磋商,史称天兴之盟。

  三国皆为大唐属国,认大唐为宗主。

  并在南洋上结成利益联盟,维护南洋航道安全。

  三国中任何一国遭受攻击,大唐会提供军事援助。

  作为回报,三国各为大唐提供商业港口和海军基地。

  满剌伽海峡治权归三佛齐,但军事权归大唐,满剌伽海峡归入大唐白虎军的掌控之下。

  盟约签订之后皆大欢喜。

  三佛齐的戒心去了一大半,还抱住了粗腿,军事压力小了一大半。

  吴哥国没有东面的压力,可以放心向素可泰地区扩张。

  渤泥国疆域最大,但势力却最为弱小,长期遭受爪哇人侵扰,国内大片土地其实都是无人区,国都的人口也在一万。

  能参与联盟,已经是祖坟冒烟了。

  渤泥国也最慷慨,一甩手,将东南被爪哇侵占的几块地区划给大唐。

  算盘珠子人人会打。

  渤泥国无力收复,干脆慷他人之慨,引大唐势力介入。

谷</span>  大唐作为老大帝国,当然也需要展示实力,坚定盟友的信心。

  正好马殷的七千湖南旧部在广宁府整装待发。

  李晔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把东海上的两万青龙军也调派南下。

  订立盟约之后,三国主动要求委派遣唐使。

  李晔自然求之不得,盟约只是表象,真实目的是争夺文明影响力。

  南洋物产丰足,有扼守海航咽喉,几千年的时间中,一直是各大文明争夺的焦点。

  佛教、大食法、西方殖民者前赴后继。

  连元朝都想插一脚,李晔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至此,南洋的格局基本被划定。

  大唐扩张的方向是吕宋与爪哇。

  爪哇之东之南,还有比整个南洋都大的土地。

  只要开拓令不废除,这些土地迟早会进入华夏的怀抱。

  当然,这么大的地盘,宗室也是要送几个过去的,也算为老李家开枝散叶。

  这几年李禔政务上渐渐得心应手,算是有了些才干。

  在他的主持下,福建顺利接管,没有起任何波澜。

  早年也有营田的经验。

  说句难听的话,若是留在中土,自己百年之后,以李祎的心性,肯定会弄出曹家相煎何太急之事。

  即便李祎大度,李禔也只能被圈养在长安,畏畏缩缩的过一辈子。

  这可是亲生骨肉。

  李晔当然不能坑亲儿子,便起了将他封在吕宋的想法。

  裴贞一自然不舍,养大的儿子,转眼就天各一方。

  但大势如此,裴贞一也知道权力斗争的凶险,李晔耐心劝导,又当面征询李禔的意思。

  李禔这些年也成长不少,身上的富贵气淡了,英气更甚,诸子之中,就数他最俊俏。

  在福建待了整整一年,自然知道南洋的广阔天空。

  “儿臣愿往!”李禔当即拜在李晔与裴贞一面前。

  裴贞一再无话可说。

  李晔颇为欣慰,吕宋穷只是暂时的,有金山银海在,资源丰富,内地有大量的平原,还可向南发展,潜力巨大。

  后世华夏振兴所需的矿产都是来自于这些地方。

  李晔将自己绘制的地图交给李禔,上面清楚标注了天南洲(澳洲)、定海岛(新几内亚岛)。

  “你若是能经营好吕宋,进占这些地区,足可自立之,为我大唐重开天地,朕对你寄予厚望!”

  李禔被南洋广大的地区震撼到了,“儿、儿臣必不负父皇期望!”

  望着一脸英气的李禔,李晔不禁感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大唐终究还是要落在他们肩膀上。

  随后李晔下了一道诏令,改封李禔为宋王,镇守吕宋,可自行组建五千卫队。

  亲儿子,自然要一路绿灯。

  李晔把辛四郎的进士儿子辛明通,刘知俊的文人儿子刘嗣齐,杨师厚三子杨从健,李存审六子符彦琳,一同调入李禔麾下,为其组建班底。

  辛四郎大为不舍,哭得死去活来,抱着李晔的腿哭喊,他们辛家几百年就出了一个有出息的人,不能这么废了。

  辛明通只是一个进士,在后起的人才中并不出众。

  若没有后台,最多也就是一个知州,熬个几十年,或许能做到布政使。

  想入中枢,基本不可能。

  李晔好言劝慰,辛四郎闹一阵也就接受现实了。

(https://www.tbxsvv.cc/html/118/118215/67129675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