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都市言情 > 蔚蓝领航者 > 第三百四十三章 企业与新人

“思潮发生改变,三观已经不同。

        说一千道一万,人是构成文明的最小个体,根本中的根本。

        所以我们要转变的绝对不仅仅是生产经营的模式,还有对企业、智能管理体系、员工、用户等多方涉及到人与人、人与其他事物之间关系的新的认知。”

        “就像是你们的智能管理体系、科研体系?”

        桃醉点头:“对,我从来不承诺期权、股权,甚至现金都用贡献值代替,但这种模式依然被我们的员工喜欢,这就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实铸梦集团的科研人员开支和福利类的支出很高么?

        环比下来其实并没有高处太多,但是谁也不可否认的就是我们铸梦集团的科研效率是最高的。

        这还是我主动限制员工加班、让他们必须足额放假的因素在里面呢。

        铸梦集团的人均科研投入产出比,远超那些给股权的大企业,对于那些企业来讲,是很讽刺的一件事。

        在我看来,这就是企业与人的关系构建问题。

        这个问题会随着更多的新一代的年轻人走向社会,会越来越大。

        而很显然,铸梦集团在这个领域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我只需要把这个优势保持住并扩大,就可以碾压大多数的企业。

        这就是与新的生产模式配套的,可以不恰当的称之为新型的企业文化的方面,属于企业的软件。”

        张启蛮和桃景山沉默的微微点头。

        桃醉的这番话,带给了他们很大的震撼。

        尤其是桃景山,他也是看到铸梦集团的成功,才隐隐约约的萌生了转型的想法。

        然而就像是桃醉内涵他这位老父亲的话一样,确实一直以前桃醉和铸梦集团在他眼里都是小孩子的小打小闹。

        直到铸梦集团碳基芯片改变了中州在蔚蓝世界的地位、铸梦集团的碳基材料和其他的科技改变了中州的战略布置,他才正视其铸梦集团这个、在他眼里连个企业都不像的企业。

        而更让他和张启蛮感到豁然开朗的,是桃醉关于新的企业和人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他们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工厂和企业现在的员工是有问题的。

        那些老员工们主观能动性差,而新员工不喜欢那种工作氛围,加入企业后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适应,甚至比那些老员工更加人浮于事。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们感叹现在的年轻人不能吃苦、娇气、脾气大等问题的原因。

        而听了桃醉的话之后,他们发现这些问题在桃醉这边有完全不同的解释以及解决的方法。

        桃醉根本不认为那是新一代的年轻人不行,而是企业没有找到跟新一代的年轻人相处的方式,还在用老一套规训着现在的年轻人。

        与之相对的就是铸梦集团,一个对高级技术员人没有股权激励、强制休假、在企业内大建休闲健身设施的企业。

        铸梦集团不仅有休闲中心,健身中心,甚至承包山头改造休闲放松的景点,甚至还建一个大剧院供员工们观看表演。

        可就是这样的企业的最最重要的科研团队,却在不断的攻破一个又一个难关,让铸梦集团的实力急剧膨胀。

        这对于桃景山和张启蛮这些上一代的企业家来讲,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必须关注的问题。

        不过好在他们身边有铸梦集团这个样板,以及桃醉这个可以指使的小辈。

        ‘再成功又能怎么样,还不是我的崽?!’

        老桃这么一想,又瞬间找回了成功的人生。

        “那你觉得桃树集团以后就走第一产业路线?”

        还是叶汐瑾问出了傲娇的老父亲老桃没好意思开口的问题。

        当然,叶汐瑾这么问可是有目的的。

        “这就要看你们怎么定位农业了。

        记得铸梦科学奖那个一亿奖金的恒星奖的获奖团队吧?”

        几人皆点头,当时他们就在现场,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空气成份转化研究,用二氧化碳生产多糖类碳水化合物,你们说那算不算农业?”

        桃醉的这个问题可让在场的三位大企业家麻爪了,这还真不好说。

        不过桃醉也没追问,而是说到:“要我看来无所谓它算不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技术很可能会在未来取代部分传统农业。

        所以我的意思是不要用固有思维去定位传统行业,因为在技术的不断创新下,任何传统行业都可能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甚至是消失。

        那么有了这项技术是不是就不用种地,不用研究种子了呢?

        我觉得也不是。

        因为不管是种子还是禽畜品种的研究,其的本质还是遗传学领域的研究,就像是农药化肥是化学、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一样。

        研究科技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弄懂了一加一的计算方式和结果,你就离二加二不远了。

        就像嫁接技术,只要搞懂了之后,那么它的应用范围就很广泛。

        所以我才说,未来的企业都是以某种技术路线的探索为驱动力的。

        一个企业要想走的更远,在我看来生物、化学、材料等类型的基础的科学领域的路线,最好还是占一条为好。

        桃树集团在这边面就比较有优势,农业方面最基础的生产环节,差不多也就是遗传、基因、生物化学、生物制药一类的研究了。

        这个领域的方向很多,应用范围也不差,至于说前景么,那还是看是哪种研究方向上的何种成果了。

        我们铸梦集团科研部门也有不少偏门的、暂时用不上的科研创新,科研这种事吧,用我们科研部门的某位员工的说法就是有时候就跟开玩笑似的。

        但现在的情况就是,不搞又不行。

        就像是现在的中州农业,很多粮种、牲畜的配种技术都是外州的公司,我们就只能花高价买,挤出自己的利润,去给人家的科研买单,这买卖可太亏了。

        不仅亏,科技越发展,购买技术产品的企业越会被这种技术产品提供商所挟制。

        这样的企业以后不要说利润、说发展了,可能生死都在人家的一念之间。

        这就是老式传统企业在这个新时代的悲哀。”

(https://www.tbxsvv.cc/html/117/117291/2312898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