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正德崛起 > 第一千四百零三章放宁王的缘由

咦?

        有点不对劲啊!

        城墙上面的这些兵丁衣衫狼狈。

        而且一些人的身上还有血迹遍布。

        其间大多数人,还都是一副惶恐的模样。

        最让朱厚照感觉不可思议的是,自己都已经兵临城下了。

        对方怎么还是只有这么点兵丁在上面,其他的兵丁呢?怎么没了踪影?

        嘶!

        朱厚照突然倒吸了一口凉气,口中更是惊呼道:

        “不对!对方这是要逃!”

        说完这句话的朱厚照。

        目光快速的朝着周边望去。

        见到姜三和徐宁两人,已然在安排前往其他各处城门的兵丁后,当即呼喝道:

        “姜三!速速派兵前往其他城门,本宫怀疑这宁王要逃!”

        姜三在一旁还在调兵遣将。

        听到朱厚照的呼喝之后,神情瞬间一变。

        事急从权的他,当即也顾不上那么多,直接大声呼喝道:

        “李文松,齐思宇,你们二人速速带兵前往其他各处查明查看,一旦发现异状,速速前来回报!”

        “末将遵命!”

        “末将遵命!”

        李文松和齐思宇两人。

        在听到姜三的呼喝之后。

        也顾不上携带其他的装备和辎重。

        快速接令之后,就翻身上面,招呼着自己的手下,兵分两路开始朝着南昌城的南北方向奔去。

        一瞬间的功夫。

        马蹄奔飞,骁骑尽出。

        一片扬尘飘起的同时,这两支兵马也好似离弦的箭一般,疾驰而去。

        朱厚照见到这般情况,眉头依旧紧皱,拿着望远镜朝着城墙上面凝视的他,越发感觉自己这般猜测的正确。

        要知道到了这般境地,按理说对于宁王一脉而言,已经无异于生死攸关之际。

        可是即便如此,城墙上面除了那点兵丁和寥寥几名将领之外。

        根本未见到其他人影出现。

        至于宁王一脉之人。

        朱厚照更是未见分毫。

        不想让宁王在此逃离的他。

        心情变得急迫之余,却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眼下也就只能等着前往其他城门打探的虎贲军归来之后,才会有结果吧。

        朱厚照着急。

        而一旁的姜三和徐宁两人也没有闲着。

        在急急安排了两支先锋前去其他城门打探之后。

        为防势单力薄遇到埋伏,随后又安排了几支虎贲军前去。

        就在所有这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姜三和徐宁两人也快步折返回了朱厚照的近前。

        静静站立在其身边,等待着他的后续旨意。

        朱厚照沉默。

        目光已然从面前的城墙上面移开。

        在没有得到其他各处城门的消息之前,朱厚照并没有发动进攻的准备。

        眼下的南昌城。

        实在是太不想叛军的集结之地了。

        甚至连一丝困兽犹斗的架势都没有。

        他所见到的除了惶恐和惊惧,几乎没有其他情绪。

        这太不应该了。

        按着史书来讲。

        这宁王不就是在南昌被王守仁抓住的吗?

        可是如今王守仁已经被自己派去了高丽‘实习’。

        再加上这一次自己反应极其快速的缘故。

        按理说不应该有其他人抢占了自己的功劳才是。

        那眼下这般情况,貌似除了宁王已然逃离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合理的解释。

        说到王守仁。

        之前朱厚照,还不解当年的他。

        为什么会在王守仁抓住宁王之后,还下旨让他放掉。

        原本他也和看过史书的众人一般,以为这只是当年的他性子顽劣,非要夺下这平叛的功劳罢了。

        可是在经历了如今的种种看来,朱厚照已然明白,当年的他之所以那般对待王守仁,貌似是为了他好。

        真的!

        在现在的朱厚照看来。

        当时的他之所以那般举动。

        根本就不是后世史书所言的抢功一事。

        而是确确实实的为了王守仁着想罢了。

        当年的王守仁,在正德十二年的时候。

        就已经官至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负责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

        在这期间,王守仁奉旨征剿南中地带的盗贼匪患。

        可是等时间到了正德十四年,也就是宁王准备要造反之时,王守仁已经平定了大部分的匪患,兵符都上缴给了朝廷。

        也就是说他在这个期间内,手中就好似之前南直隶的一众官员一般,根本就没有调兵的兵符。

        那宁王之乱他又是如何平定的呢?

        按着史书的记载。

        王守仁在得知宁王叛乱的消息后。

        立即赶往吉安,募集义兵,发出檄文,出兵征讨。

        若是适逢天下大乱,这般勤王的举动,倒是也还可以说的过去。

        可是不要忘了。

        当时的大明虽然不算是四海升平,但是也差不哪去。

        在没有皇上旨意到达之前,王守仁这般肆意妄为的举动。

        募集义兵!

        私自出兵征讨!

        如此诛心之举,试问天下那个君王能容下他?

        可到最后。

        朱厚照容下了他。

        而且还帮着他善后清理掉了这后患。

        到头来,王守仁成为一代圣贤,可朱厚照却得到了一个遗臭千年的恶名。

        满朝文武或许都能看清楚这里面的种种,但是在为其立书立传之时,无人敢出面道明这一切。

        当然,这和朱厚熜的上位,也不无关系。

        要知道若是前任帝王那般英明的话。

        又岂能轮到他这么一个叔叔家的弟弟上位。

        而在朱厚熜登基为帝之后,明面上是对王守仁有过短暂的‘赏识’。

        可是这般给大家看的‘赏识’,也并未维持太长的时间,毕竟不是所有帝王都如朱厚照一般大气。

        也并不是所有的帝王,都能容忍自己的朝中,出现一个可以随意在民间招募兵丁的权臣存在。

        于是一来二往之下,朱厚熜渐渐冷落王守仁,将满腔抱负的他,变成了一个闲置的伯爵。

        王守仁心灰意冷。

        在嘉靖元年的时候。

        借着父亲去世需要回乡守制的借口,退出了朝堂。

        后续虽然又被朝廷招募平定匪患,但是在平定之后,也因为身体缘故,病逝于归乡的船中。

        一代名臣,就这般划上了帷幕。

        朱厚照暗暗思索。

        思绪更是胡乱飘飞。

        就在他暗暗琢磨这件事情的时候。

        一匹快马也从南边疾疾驰而来。

(https://www.tbxsvv.cc/html/116/116976/2352148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