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五胡烽烟 > 0347 扶南易主

得知竺旃檀的贡品被退回,众人纷纷色变,如此一来扶南就失去晋国的庇护了啊。

        虽然之前晋国也没有出兵保护过他们,但头上有这个大义名分在,其他国家就不会轻易动他们。

        毕竟周围所有的国家都是晋国的藩属,这个身份还是具有一定约束力的。

        现在他们不是了,就相当于孩子失去父母一般,谁都想欺负一下,关键是谁都能欺负他们。

        现在不想被欺负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自己变强,另一个是再找个大爹。

        自己变强这条路就算了,变强要是那么容易他们早就天下第一了。那就只剩下一条路,再找个大爹。

        谁能当这个爹?

        众人的目光一起看向了静静坐在一旁的常祝,唐国。

        常祝微阖双目一言不发,就好像事情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一般,但此时再也没有人敢忽视他。

        黎西醒说道:“为了保护扶南国,我已经决定向唐国称臣纳贡。

        “我的长子和次子,以及我安山部七位首领的儿子都已经被送往唐国为质子。”

        “唐王也同意出兵保护扶南,城外的这支军队将会永久驻扎在我国,保护我国的安全。”

        众人对于唐国在这里驻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这本来就是常态。

        晋国在林邑国就驻扎了一支军队,还派遣了一个刺史过来,好像叫阮敷什么的。

        为啥之前晋国不在扶南国驻军派官吏?答案很伤人,偏远穷国不配。

        否则晋帝也不会凭借个人喜好随意退还扶南国的贡品。

        别说什么不喜欢大象,真够强就算进贡一只老鼠晋帝也会收下。

        常祝忽然睁开眼睛补充道:“我唐国是应黎国主之邀前来襄助,不会干涉扶南国政。”

        这句话既是表明自己不会干涉内政安众人的心,又是对黎西醒的支持。我们是应黎西醒邀请而来的,也只承认他。

        这下不论众人原本抱着什么心思,都知道黎西醒成为扶南之主已经成为定局。

        他们也不考虑反对什么的了,开始想办法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好处。

        然而黎西醒根本就不给他们机会,主动抛出了拟定好的计划。

        第一条不允许各部相互攻伐,就获得了几乎所有中小部落的支持,大部落自然不愿意。

        常祝再次发话:“扶南被晋国抛弃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开,到时候顿逊国、林阳国、骠国乃至林邑国都有可能对你们动手。”

        “在这种情况下,扶南必须要团结起来,不宜发生内斗。”

        说完再次闭上的眼睛,但意思已经表达到了。

        大部落纵使脸色很差也不敢反对,小部落则狂喜不已。

        最有争议的一条协议通过,后面的协议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什么迁徙小部落来王城附近肥沃的土地居住——那些小部落此时已经视唐国和黎西醒为救世主自然答应下来。

        说白了,如果可以的话谁又愿意躲在环境恶劣的深山老林里呢。

        以前他们实力弱,在肥沃的地方定居会被大部落连骨头一起吞下去,只能躲在深山老林里才能活下去。

        现在有了这个条款,有了唐国的驻军,有了黎西醒主持公道,他们自然愿意搬出来。

        当然,他们心中难免还是会有所怀疑,万一这个条约就是骗人的呢?

        但没关系,只要有一个肯搬过来做表率,其他部落自然会跟着一起出来。

        信誉是可以慢慢培养的。

        花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全新的规矩制定完成,黎西醒也正式成为扶南国主,向唐国称臣纳贡。

        这也宣告着扶南进入黎氏主政的时代。

        会盟结束之后各部纷纷返回部落,把情况告诉高层。

        黎西醒把自己的部族迁徙到王城,这一点上和竺旃檀没有什么区别。

        最信任的人居住在内城,外城居住的是归他管理的直属部民,别的部民安置在王城周围的肥沃土地。

        直接出兵帮他的那四个部落,也被安置在王城周围的要地。没有直接出兵,但之前声援他的小部落,也各自被安置在肥沃之地。

        可以说,这一波‘分赃’彻底让他坐稳了国主之位。

        唐国在离王城十里的一处险要地段圈地修建军营,驻扎在这里的是章杰所属的团。

        祖继宗临走的时候还把马瑞所在的骑兵连留了下来。

        “你们在这里一定要小心,先保证自己的安全再讲去他,千万不要冒险。”

        马瑞道:“请参军放心,我一定把兄弟们一个不少的带回去。”

        章杰也说道:“祖参军请放心,国内早就准备了足够的物资和工匠,都停靠在昆仑群岛呢。”

        “这会儿估计已经在赶来的路上,等物资和工匠到齐,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把堡垒修建好,到时候谁也奈何不了我们。”

        祖继宗点点头道:“我自然是相信你们的,但小心驶得万年船。”

        之后他和常祝一起乘船顺着澜沧江直入大海,先去了海南岛鹿城(三亚),在这里见到了王幼鲲,和他交流了一下扶南的情况。

        然后乘船直达东宁岛。

        文易正在和孙泰等人研究蒸汽机,听说他们回来就从博物院回宫,接见了两人。

        两人先是汇报了事情的经过,文易听后非常高兴:“哈哈……不错,比我想象的还要顺利,你们二人居功甚伟,我重重有赏。”

        两人齐声道:“谢大王。”

        常祝说道:“黎西醒已经坐稳扶南国主之位,是否可以进行教化工作了?”

        文易道:“不要操之过急,先吸引更多的土人走出深山老林,在平原肥沃的地方定居。”

        “那些大部落肯定不会这么老实就准守约定,欺辱弱小的事情还会发生,卫尉司要提高警惕留意这种情况。”

        “一经发现就以雷霆之势打击背约之人,让盟约深入人心,如此才能真正让扶南人信服我们。”

        “有了信任后面的事情就好说了。用美食和华丽的衣服吸引他们,再用文化来教导他们……”

        常祝道:“是,臣明白了。”

        等他们离开,文易看着报告再次笑了起来。扶南计划第一步成功,这是个良好的开端。

        后面按照计划走,相信用不了多久唐国就又能多一块土地。

        然后他又钻进了博物院,和大家一起琢磨蒸汽机的事情。

(https://www.tbxsvv.cc/html/116/116716/2345478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