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看吴青羊离开,转身回去写了书信,关于今年九月新兵入学的事宜,让人送往南京。
这几日太子大婚,对于徐达来说,老常家的闺女先入宫就先入宫吧,他倒舍不得妙薇这么早就进宫去。
陛下对自己不薄,所以他倒是不在意名利,好好的整治北陆军校就好。
徐达记得,按照礼制。明日是回门宴。
……
早朝后,老朱和李善长他们说了江浙一带茶叶的事情,除了不少茶苗死去,其他的就是茶叶总是没有什么收益。
说茶叶没有收益,打死自己也不信,朱标笃定一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李善长和杨宪也同时认为江浙茶事不能懈怠。两人这次难得的统一意见。
不说江苏,光是浙江,从唐宋元以来就是茶叶主产地之一,除了杭州龙井,还有临安道:“我们回去。”
“嗯。”常美荣点点头,紧挨着朱标。
想到自己要查关于茶叶的一些事情,朱标吩咐三宝去找书籍拿来充书架。
傍晚的时候,三宝领着一帮小太监搬了许多书,把朱标的寝殿占的十分拥挤。
桌子上,书桌上,凳子上,地上都是,朱标出去看还有多少书的时候,常氏坐的无聊,随后起身拿了简易的水洒,把屋子那些盆栽洒了水。
看到到处都是书,她也有些无从下手,瞅瞅这个,看看那个,站在原地转圈。
这个过程里,朱标的脚步声从殿外到了殿内,她起身向朱标身边走去。
“殿下?。”
“哎。”朱标笑了笑:“你瞧瞧这些书籍,堆在一起反而搞得一团糟乱,先收集清理下吧。”
书籍确实堆得多,主要还是有不少前朝的书籍,混在了一起,显得很乱。
常美荣正要喊自己带来的几个丫环帮忙,被朱标制止:“自己整理下,有些东西翻到了就做记号,也能找到。”
“好啊,好啊。”常美荣点点头。
她小心的搬开那些书箱,抱起桌子上的那摞书。走到书桌后的书架旁。
朱标把书架稍微整理,开始挑选有关茶叶的书籍。
常美荣也翻开书箱,开始清点里面的书籍,拿出朱标需要的书来归纳,偶尔翻到需要的,就递过来给朱标。
“陆羽的《茶经》,《江浙茶志》。”
“《北方土地攻略手稿》”
“《唐茶》《宋茶录》《茶散论》……”
“帮孤看看那本《授时历》的手稿,上面有郭守敬的私印,找到它拿过来,与三宝搬来的书放一起。”
“殿下,这份图纸可要?”常美荣展开图,道:“是下西洋航图。”
“呃,要。放在那几个船模型那里。”
“《药论》?”
“留着,国士院那些医士三年来的手稿。”
“这扇子谁的?”
“孤的,是妙薇的。”
妙薇。殿下这是叫了徐妹妹的名字呢,但很快朱标就搬过来三本手稿散纸,递给常美荣道:“这几本要重新用线装,让玉儿她们去。”
两人在小小的空间整理着,很快就归类好,剩下有些需要重新修补的书,朱标打算明儿做。
反正明儿不上早朝。
“剩下的,明儿让玉儿她们过来整理,今晚就这样吧。”朱标看了眼旁边摆了一地的书,走过去躺在书上:“累。”
“喝些水。”常美荣点点头,倒了温水,越过书堆递给朱标,等他喝完接过杯子放下。
她入宫有些日子,但成婚后伴随朱标的日子才几水军的那些将士扩招?”
“嗯,广州,福州,泉州等沿海一带,都需要水军,需要以一抵十的精锐,否则那边的海盗会经常侵扰百姓,潮州府的海盗听说越来越猖獗,却没有引起官府注意。
这些百姓辛辛苦苦,出海打鱼耕作,都被海盗抢去,百姓就处在水深火热中。”
“殿下,海禁……”
“不能海禁,不能为了防止这些海盗,就进行海禁,如此下来得不偿失。
孤今日早朝已经请奏父皇,让官府在当地招收水军苗子,岭南虽远,民风彪悍
,但孤不会放弃岭南一带。
往后直道修通,便是一处发展经济的好地方,每一处地方都需要慢慢适应,日月所照,皆为大明的土地,百姓是大明的子民,不能弃之不顾。北方同样不能忽视。”
常氏点点头,她虽然不能为太子出谋划策,但是却愿意听他倾诉这些。
原本她对太子也没那么一心要嫁,说到动心,还是那次他在大明家属院的事情。
(https://www.tbxsvv.cc/html/112/112602/3600097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