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八十七章 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上)

    景和帝是一个仁慈宽厚的皇帝,这一点不用怀疑。

  但是再怎么的仁慈宽厚,也会有底线。

  在面对上千万灾民的生死存亡的时候,他也不会介意用雷霆手段,将那些x官污吏们杀掉一批,杀鸡儆猴,让赈灾工作做得更好一些。

  几千人哭,总比上千万人哭的好。

  听到他说出如此强硬的话,苗炎倍感欣慰,躬身道:“陛下圣明!”

  景和帝脸色有些惆怅,却又不得不问:“铭淇,你觉得在京城有没有必要这么做?”

  柳铭淇想也不想的摇头:“不到万不得已,朝廷不应该让他们不劳而获,否则以后每次大小灾难,他们都要期盼着朝廷救济,那么是救济的好呢,还是不救济的好?”

  景和帝脸色又难看了。

  如果有可能,他巴不得全国的灾民穷人都去救济,都让他们能吃得起饭。

  可柳铭淇说得对,人心总是不知足的,国库的银子和粮食不允许啊!

  少年又笑了笑,“陛下您这些年做得很好,大家都有目共睹,您也可以尽量的救济他们,但您不能不为太子及后代做打算啊!

  平日里倒是可以跟着您的步伐走,但万一他们遭遇了连续十几年、几十年的大自然灾害呢?

  那时候国库钱粮用空了,流民四起,动乱无数。如果又赶上外敌入侵,那我们大康朝该怎么办?”

  景和帝倒吸了一口冷气,脸色越发的铁青。

  连苗炎都诧异的望着柳铭淇,觉得这个少年根本不像是个少年,就像是一个饱经千年风霜的老人一样。

  他说的这些恐怖的事情,就好像真真切切的经历过一样。

  没有错。

  少年说的就是千年帝国沉浮。

  那个遇到这种状况的朝代名曰“明”,我泱泱华夏五千年,得国最正的朝代,唯一一个天子守国门、皇帝死社稷且遵守了承诺的朝代,就这么毁在了小冰川时期。

  大康朝远没有到这种程度,不过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却是柳铭淇这个帝国亲王世子应该做的。

  粮价即将从十八文上涨到四十文,柳铭淇明白,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大康朝很重视商业,那就要尊重商业规则,不是想抢就抢,想拿就拿。

  想要让那些大粮食商人们卖粮,至少要给他们留够足够的利润。

  否则那真的叫明抢,在所有别的行业的商人眼中,大康朝就失去了权威和信任。

  这是很致命的!

  一旦一个朝廷都没有了诚信度,就代表着它已经和下面的民众离心离德了。

  商业如果崩溃,对于整个大康朝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大康朝根本受不了。

  所以众位丞相、尚书、大臣们才和皇帝一起,定出了一个四十文一升的价格。

  现在的尖锐问题就是,老百姓手里的钱还是只有那么多,粮食却一口气涨了一倍多,以前够买吃三个月的粮食,现在只能买一个月的了,剩下的两个月怎么办?

  这都不是粮食商人放不放粮的问题了,而是民众们还有没有钱买粮的问题了。

  “其实历朝历代的先贤们,对这种状况早就有了经验,不就是以工代赈么。”柳铭淇转而语气变缓,“以如今民众们的财力,即便是米价和小麦价格上涨了一倍多,支持一两个月应该没有问题。

  还有两个月就要到秋冬季节了,那时候河流便是枯水期。黄河、金水河、五丈河、汴河、蔡河……这些流经京城的河流,不是可以进行疏通和修缮吗?数十万的穷人民众,不就可以有活儿干,领到银子回家买粮吗?”

  流经京城区域最大的一条河其实是黄河,虽然它并不是绕城而过,但距离却很近,随时影响着京城。

  而黄河的清理,恰好就是最重要也最麻烦的,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的钱财,都还不能做彻底的疏通和修缮。

  因为这需要的人手太多太多,京城根本就调不出那么多人来做。

  苗炎眉头一皱:“世子殿下,两年之前我们才进行过一次疏通和修缮,按照现在这几条河的情况来看,除了黄河可能需要之外,根本用不着再耗费那么大的人力物力。”

  柳铭淇笑了,“苗大人,黄河你哪一年哪一个时候去修缮和疏通,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么重要的一条河,绝对不能有所闪失。

  而且疏通和修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疏通和修缮,而是为了让我们朝廷有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把钱发下去。

  还有一个不好说的目的,那便是为了让他们有事情做,而不是天天呆在家里发牢骚。如果这个被有心人利用起来,可是大大的不好。”

  苗炎闻言沉默了片刻,对着少年一拱手,正色的道:“世子殿下果然是得天所授,考虑之周详,下官佩服。”

  景和帝道:“按照你的想法,在两湖地区也该这么做啰?”

  “那是当然!”

  柳铭淇道:“等到蝗灾过后,把所有能组织的男人都组织起来,去修缮河道、整理云梦泽、加强堤坝、修建道路。

  女人就让她们去浆洗衣服、烧火做饭、帮着搬运一点东西;孩子们都能去捡柴火、帮忙喂牛喂羊喂鸡喂鸭等等。

  总之就一句话,不要让他们停下来,不要让他们闲着,不要让他们有时间去想自己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只要能熬到明年新的一季小麦和水稻有收成了,一切的事端都不会再有,而两湖地区就会渐渐的恢复正常,不至于徒留很多年的伤痛和后遗症。”

  景和帝听得很认真,然后才对苗炎道:“太升,下午我会召集他们过来,铭淇说的建议,你来提。”

  “遵旨!”

  苗炎毫不犹豫的道。

  柳铭淇耸耸肩。

  表面上看起来是苗炎在抢柳铭淇的功劳,但实际上是他去背锅,说出这些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策略,为朝廷增加很多的麻烦。

  这是个得罪人的活儿,不过苗炎从来就不怕得罪人。

  “只不过这样的话,恐怕调去的粮食不大够用啊。”苗炎也指出了问题,“哪怕是一千二百万石粮食,在这种高强度的劳作下,也支撑不了多久!两湖地区可是有一千七百多万人啊!如果再加上损耗,充其量就是支持两个月。”

  “我们还有秋粮……”景和帝下意识的道。

  “秋粮难道就只供两湖地区了吗?”苗炎摇摇头,“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本来每年就要靠这些产粮大省补贴。5年之前的西北大干旱,然后前两年福建台风、广东水灾,因为您竭尽全力救灾的缘故,早就耗尽了大半的存粮和库银。

  现在两湖自己都受灾了,那么广西和西北三省的重担,又要落下来!这里又是一千五百多万人,难道就不考虑他们了?”

  两湖地区受灾,还只是帝国腹地。

  西北就不一样了,那里直接面对贫穷凶残不要命的回鹘人、西羌人,如果那边乱起来了,整个大康朝都要震动。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证他们那边的稳定。

  而粮食,就是最好的定海神针。

  景和帝无言以对。

  他赈灾的时候的确是没有考虑过国库。

  你想想看。

  哪怕是再有钱,几百万张嘴每天都要吃喝,还有各种救灾的用度,这是多大一笔天文数字?

  能支撑到现在还有点余力,已经是祖宗们保佑,并且老天爷这些年给面子,让国库和内库都有存粮!

  郁闷的他看到了无所事事的柳铭淇,便顺口问道:“铭淇,怎么现在当哑巴了?你说说看,该怎么做?”

  “最好的办法还是从民间收购,民间起码有几万万石粮食的存货。”少年直接道。

  “屁话!”

  景和帝呵斥了一句,“这个谁不知道?但钱从哪里来?”

  “您这不是为难我吗?钱又不是归我管的。”柳铭淇摊开了手,“没钱又想要做有钱做的事情,天底下哪来那么好的事儿?”

  景和帝不说话了。

  看着他有些难受的样子,少年心里挣扎了一会儿,还是没忍住:“陛下,我其实有一个很不好的建议……”

  “不好你还说?”皇帝也急了,顺口就怼了他一句。

  柳铭淇马上闭了嘴,心想你不让我说,那还正好呢!

  但苗炎却看出了端倪,直接一拱手:“还请世子殿下说出来看看,说不定是有效果的呢?”

  见到景和帝望向自己,柳铭淇只能道:“那我说了,陛下您可不许生气,不能骂我,绝对不能让别人知道是我说的。”

  “说!”



  “好吧!”

  柳铭淇斟酌着,片刻之后才道:“陛下您知道一斤大米或者麦粉,可以换三斤麸糠吗?”

  

(https://www.tbxsvv.cc/html/109/109991/64925175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