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史上最稳太子爷 > 第434章 京察和考计

  他从老朱的神色就看出,老朱非常看好胡惟庸这道方针策略,这脸上的意动之色已经溢于言表了。

  这老朱这会儿要是答应下来,属实来说,朱标再站出来反对就不合时宜了。

  不仅打了老朱的脸,对胡惟庸这个新上任的丞相来说,也不太好。

  一念至此,朱标不再犹豫,当即就出列道:“父皇,儿臣以为,丞相此策,当从长计议,此事事关国计民生,货币与天下百姓息息相关,又事关百姓之家产,不可不慎,当再三察之,确保无误之后,方可施行。”

  “嗯?”老朱一听这话,顿时有些惊咦。

  他没想到,朱标此刻会突然站出来反对,按照道理来说,绝对不应该啊!

  而胡惟庸亦是楞了一下,他亦是有些不明白为何朱标此刻站出来反对,当然,从明面上来看,胡惟庸清楚,朱标并未表达反对的意思。

  可实际上,朱标说的这些话,就是在阻挠这件事推行。

  胡惟庸微微思索,从朱标的话语之中,胡惟庸判断,朱标在立场上应当和他是一致的。

  不然的话,话语不会如此婉转,就比如先前那位御史,朱标可是没给他留什么脸面。

  上来就是罗列一通数据,啪啪打脸,逼得人都无话可说。

  相比较之下,朱标现在这通话语,可算是温和许多。既表明了反对的意思,但同时,也保留了胡惟庸作为丞相的颜面。

  朱标突然之间,反对,众多的大臣也是有些不明所以。

  在众多大臣看来,当今的太子,在很多事情上,和丞相胡惟庸是保持一致的,很少提出反对的意见。

  就比如方才,太子和胡惟庸之间还进行了互动,逼得一位御史哑口无言。

  当然,众多大臣也都知道,平日里,太子对于朝政,只是处于观摩的角度,对于朝政上的事情,几乎不怎么发言。

  也就是今日,稍微说的多了一些。

  在胡惟庸的一些政策之中,偶尔插了一些话。

  可那都是表示支持,怎么到这里,反倒是要暂缓?

  刘伯温此刻如同一根木头立在朝堂之上,神色木然,没有什么变化。

  心中则是暗自有了几分揣测,莫非是太子察觉出了胡惟庸这道策略之中的不妥之处?

  可是,依照太子的性格,应该是当面指出啊!

  难道是顾忌胡惟庸丞相的颜面?

  应该是有这么一层意思,但绝不止如此。

  若是胡惟庸这道策略只是一些小问题,太子可能就直接放过去了,顶多私下找胡惟庸详谈一番,进行一番改进。

  而现在朱标在朝堂之上让此事拖延,这说明,这道策略有一些致命的破绽,让朱标发现了。

  这说出来,可能导致这道策略直接流产。

  毕竟,现如今朝中并不是铁板一块,反对胡惟庸的大有人在,此刻,借朱标之口,对付胡惟庸,这事儿,不是没人干的出来。

  而太子,应该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选择拖延,而并非反对,他并不想让这样一道国策尚未出生,便被扼杀在萌芽之中。

  所以,最终才选择了委婉的态度,这说明,太子的态度是要补救这样一个巨大的漏洞,而并非另起炉灶……

  电光火石之间,刘伯温思索许多,对于朝中的局势,他仿若一个局外人一般,洞若观火。

  对于各方的心思,皆有所揣摩。

  咱这位太子爷,除了精于算术之外,这操弄政治的手段也并非是一个雏儿啊!

  目前虽然未到炉火纯青,操弄人心的地步,可是,审时度势,已然是练到一定火候了!

  想到这里,刘伯温不由得笑了笑。

  刘伯温能想到的,老朱自然也能想到,作为皇帝,他有独属于自己的灵敏嗅觉,脑海中稍一分析,便猜测出了事情的真相。

  即便毫无逻辑,但是他的直觉,依旧能够直指真相。

  再加上对自己儿子的信任,老朱当即就道:“太子此言,亦是不无道理,发行货币之事,需从长计议,再三考察方可施行,此事,再做讨论。”

  胡惟庸见朱标给了自己几个眼神,心中亦是会意,再加上朱标方才表露出来柔和的态度,胡惟庸也并未有过激的反应,而是收拾了一番思绪。

  随后他拱手拜道:“臣这第十策,乃施行京察和考计制度。”

  胡惟庸话音刚落,还未开始仔细讲解,顿时,朝堂之中就一片哗然,无数大臣已经开始议论纷纷。

  就连朱标此刻也被惊的眼珠子直瞪。

  我的个老天爷,这究竟发生了个甚?

  胡惟庸这一手,属实来说,把朱标给惊的不轻,他是怎么想都没想到,胡惟庸会来这么一手。

  原先历史上妥妥的没有这事儿。

  这一点,朱标是有印象的。

  京察和考计,其实在宋代的时候,因为历经时代较长,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了。

  可是伴随而来的元朝,却将这一制度完全废弛。

  而这段时间,已经将近一百年。

  这也导致了元代所有的官员都是撒了丫子的狂欢,朝廷压根就不管这些官员在地方上做了什么勾当,就一句话,你能收上来税就行。

  税收上了,你自己在民间搜刮再多,那都是不管的。

  而现在的大明,接手的就是元朝留下的这么一桩烂摊子,这地方上的官员,许多也是元朝的旧官员。

  对于京察和考计,他们压根就没这个概念的。

  但是现在胡惟庸重新将这个提出来了!

  很明显,倘若按照胡惟庸这一方案执行,那最终,毫无疑问,在所有官员脖子上,都上了一道枷锁。

  不管是在京城的官员,还是地方官员,都逃不掉。

  即便是此刻胡惟庸还没细说具体的方案,但是,众多的官员,仿佛已经看到昏暗的未来。

  就胡惟庸那行事风格,断然是不会太过松懈的,考核也定当非常严谨。

  丞相如此做法,岂不是官不聊生?

  这样的想法在不少的官员心头萦绕,胡惟庸提出这样的方法,实在是太可怕了!

(https://www.tbxsvv.cc/html/108/108918/68594913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