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847章 敢为天下先

  后发,需要制人的能力;先发,需要领先的优势。
在从奉系入主北京的三年间,不知不觉中,中国的陆军数量及装备都已经在不声不响中跃升亚洲第一。曾几何时,无论是张作霖还是张汉卿,或者奉系的任何一人,都不会想到,人民党、人民军的壮大会如此之快。
在张汉卿的前瞻性的超前意识下,以人民党|领导的政|府有效地挖掘了国家的潜力,并把社会闲散资源有效地运行起来,从而让国家焕发青春的气息。
中国的潜力是巨大的。这种依靠指数式增长的工业能力和经济发展带给世人的是惊喜。从奉系开始发展到现在,是它的“黄金十年”。
巨额的投入及近似抠门的扩大再生产政策使得中国财政在小心翼翼维持必要而有限的国防开支后开始反哺军事。在“田中奏折”诞生的当月,中国国会参议院就通过了政|府提出的把国防投入增加一倍的决定。
看起来中国有这么多的陆军,但是想到中国有这么多强敌环伺、有漫长的海岸线需要把守,被欧美日“惊诧”于保有如此之多的军队就不足为奇了。
因为海军力量的薄弱,基本上处于有海无防的地步,敌人凭借强大的海军可以在任意一个地点登陆。因为交通状况的限制,东南、华东、华北与东北几个方向还不能够实现快速的互助,这样,在任何一个方向上如果不能够有一定的防御能力,都会让国防动荡。
东北将是抗日的第一线,所以常驻6个军。它们不但要有吃掉关东军的把握,还要警戒从朝鲜支援的日军,还有漫长的中朝边界----有好几个地点都是“事故多发地”;
北京军区主要面对渤海方向的来犯之敌。历史上列强大都是从海上经天津进入的北京,又是首都中枢,5个军只能算勉强;
济南军区担负着前出支援华北的重任,又要把守北方最重要的海军基地青岛----这里也是列强“喜欢的”登陆地点之一,因为在北方,这是为数不多的好军港之一;
南京军区不用说,既要对在上海的毒瘤“公共租界”有一定的约束力,也要在战时保护重要的长江水道安全,防止腹心受扰。以上四个军区分掉了中国最强的五个主力军,是第一线的屏障。
广州军区距离其它几个军区都太远了,交通又相当不便,目前除京九线外,能够方便进出的途径只有海上了。
所以张汉卿把华南舰队放在这里,总的战略思想是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将放弃海南,以香|港为依托,死守广州湾。因此这里虽然放了4个军,但基本上没有三五个月,没有部队可以支援它。
其它的兰州、成都两军区各3个军,独自负责两个方向,作为国家战略预备队的为武汉军区的4个军。也就是说,中国在东、西、南、北任一方向可能部署的军队,最多只有10个军50万人…
完成了陆军的补课,中国开始有精力在海军身上花钱了。
兴建铁路缓不济急。从最近的武汉到广州,用火车装运一个步兵师到前线需要15列火车,在中国目前的运力条件下,这相当于用掉半个月…
御敌于国门之外才是正解。处处在海上设防,不如建造一支有一定作战能力的舰队。不过鉴于财力有限,中国海军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三大舰队虽小而全,现代舰队该有的东西,中国都算有了。
三个潜艇司令部在最早的各一个大队3艘潜艇的基础上,分别各增加了一个大队。相比较不靠谱的薄弱海面力量,它使中国第一次拥有相对的攻击手段。
海军航空兵年补200架水上飞机的规模使渤海和长江两支舰队有机会扩充为各有3个大队的大单位----联队(师),分别为第1、第2水轰-1联队。华南舰队此时只能作为第二梯队,但也装备了两个中队及两个侦察中队。
第4、第5、第6驱逐舰队也搭起草台班子。前者为4艘能上得了台面的“九江”级驱逐舰,放在青岛;后两者都为15艘“汉口”级炮舰,各由1艘“九江”级驱逐舰做旗舰。
没办法,这种已经显得落伍的驱逐舰只能小批量制造,既是给造船厂练经验,也是先作为海军学员实习之用,所以年产量只有2艘。
算起来,中国连续两年的军费不低----从取得国会控制权起,民国政|府加大了军事工业的倾斜力度,财政拨款也首次达到了3.9个亿。
即使这样,还仅仅与日本同期的军事开支相平。不过日本重点投入于海军,像其陆续下水了“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航母等,就远远不是中国可以想像的了。
就因为如此,反成就了中国陆军的辉煌。张汉卿有理由相信,即使日本奋起直追,在国家经济状况与中国相比越来越远的这个时候,也绝不没有机会追上了。而且日本要冒着削弱其海军投入的风险----众所周知,日本海军是其称霸亚洲的支柱。
在中国陆军放慢了脚步的时候,钱并没有乱花,这就是张汉卿对于军事跃升的前瞻性考量了:有限的钱,能否花在刀刃上,是中国军事力量在短期内能否追上列强的晴雨表。
所以空军值得大书特书了。
继水上飞机“甲型I号”改进版的“水轰-1号”服役和陆上飞机“歼-1”服役以来,国家对于飞机的资源投入越来越大,这其中有国力增加的原因,有军事战略的考虑,也有国外支持的因素。
年中的5月21日,美国航行家查尔斯-林白驾驶单翼机“圣路易精神”号首次完成从纽约到巴黎的不着陆飞过大西洋,历时33小时39分。
当大洋彼岸的美国人还在为这个壮举惊叹、法国人还在拥抱目中的英雄时,一些人可能只是把他的成绩看成是挣钱的绝技飞行、羡慕其获得的奥特洛奖及2.5万美金时,另一些人却从中看到了机会。
商人看到了航空事业和空中旅行事业的未来正酝酿着腾飞,飞机设计人员开始研发航程更远、载重更大的飞机以使更多人有机会翱翔蓝天,而张汉卿已经清楚地明白:大航空时代已经来临。
在他的努力下,中国航空紧紧地抓住了世界的潮流,尽管处在引进、仿制的阶段,但那是因为工业的差距。世界对于飞机的军事作用还没有形成较深刻的认识,因此在对中国武器禁运时,于飞机的引进却没有置喙,这让中国有了机会。 

(https://www.tbxsvv.cc/html/108/108844/66090712.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