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都市言情 > 回档奔流时代 > 第1章 回档八零,前浪变后浪

天光渐亮。

        对于吴恪来说,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只是今夜的失眠,却和往日大有不同。

        身下不再是京城别墅的柔软大床,而是一张方寸之间薄板单人床,刚好足够容纳他十二岁便蹿到一米七的少年身体。

        窗外也不是他早已司空见惯的私家园林,而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院,立着一颗平平无奇的老槐树。

        微风吹过,浓郁的槐花香立时飘满整个小院。

        无孔不入的,透过并不严丝合缝的朽木窗棂,飘进屋里,满室皆香。

        可正是这样的平凡而普通的场景,让吴恪看了足足一整夜,也看不够。

        以至于到现在眼球还有些发酸。

        起初他以为,这一幕,不过是午夜梦回的一个寻常场景。

        毕竟人过半百了,勉为其难地成为一个没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成功前浪之后,剩下的可不就是回忆、缅怀了么?

        回忆过去的那些事,失去的那些人……

        这都不新鲜。

        然而,直到周围的一切,在眼里开始渐渐清晰,分外真切,他才意识到:这根本不是梦。

        重生了?

        十二岁少年身体里喷薄而出的活泼劲儿,和人到中年被掏空的身体中那空虚状态,差距实在太明显了。

        就像是一碗水,和一滴水的区别。

        难道那瓶82年的拉菲过了期?

        还是夜夜笙歌的某种运动过了度……

        不过原因,已经不重要了。

        从人到中年的人生巅峰,跌落下来,回归少年时代的家徒四壁,吴恪的心底并没有过多的不适。

        相反,有一些欣喜。

        上辈子,他是别人眼里的成功人士不假,坐拥着京城大别墅和一家上市科技公司。

        身价早已突破了好多个小目标。

        妥妥一个逆袭成功的前浪。

        可逆袭归逆袭,终归是前浪了。

        即便没被拍死在沙滩上,但那片海,也没你浪的地儿了。

        就像是从纳斯达克敲钟回国之后,独自站在私家园林别墅的那晚,吴恪才喟然发现,身边连个共同庆贺的人都没有。

        这样的成功,看着光鲜亮丽,终究太苦了。

        或许身边不乏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美女嫩模,但她们走钱,走肾,唯独不走心。

        也正是打那时起,吴恪开始失眠了。

        现在好了。

        一夜之间,前浪变后浪。

        虽说钱没了,但人都还在。

        加之回档的时间点又是刚刚好。

        不管是走上人生巅峰的成功履历,还是屡败屡战的创业经验,如今都成了他揣在怀里的外挂,捏在手上的王炸,无论走到哪里咱都不怕。

        深吸一口气,回过头来,屋子里的摆设映入眼帘。

        身下的板床不比席梦思差,是身为人民教师的父亲吴绍炳,由于历史问题被罚扫厕所那年,亲自手工打造的。

        只是没想到这一晃眼都七八年了,单人床快要跟不上自己蹭蹭长的身高了,自家老子他,却还在扫厕所。

        小床四周的墙面上,贴着一圈泛黄的旧报纸。

        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北江日报,应有尽有,贴的格外整齐,以至于一眼扫过去,全是各种振奋人心的醒目标题。

        “××同志重要讲话”

        “人间正道是沧桑,迎接江东省崭新曙光”

        “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二届会议公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关于1977年高等教育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见……”

        床头摆着一张三抽的老式书桌,是奶奶当年的陪嫁,看着不起眼,却让吴恪眼前一亮。

        这可是正宗的海南黄花梨,加上精湛的手艺,别致盎然的雕工,即便历经几十年风雨,依旧稳固如初。

        就是看起来乌漆麻黑了点。

        也得亏它如此不上眼,否则也放不到现在。

        相比之下,书桌旁边那口掉漆的木箱子就有些不如了。

        这是自己老娘的嫁妆,满打满算不过用了七八年,已然破败如斯了。

        吴恪甚至还记得,每次打开箱子,都会发出吱呀呀的声音,伴随着扑鼻而来的沉闷气味。

        箱子边上,是一面蓝底白花的挂帘隔断,将整个房间一分为二。

        挂帘另一边是奶奶吴顾氏的房间,虽然看不见,可里头的摆设,吴恪却是记忆犹新。

        因为里头实在谈不上什么布置,除了一张麻绳软床,和一面衣橱,便别无他物了。

        就在这时,外间堂屋里传来响动。听那动静,是老娘张美兰起来了。

        不多时,挂帘里面也动了。

        老太太穿着素素净净的,顺拢着灰白的头发,撩起挂帘,稳稳当当地出来了。

        一抬眼,瞧见窗前小床上的自家孙儿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自己,老太太稍一愣神,便面露慈祥地走过来,替长孙儿掖了掖被子:“再睡一会,还早。”

        老太太说完就出去了。

        留下吴恪心里头翻江倒海的,差点没淌下眼泪。

        见到奶奶她老人家,心里头再多的委屈和苦楚,也都跟着烟消云散、豁然开朗了。

        只是,回笼觉指定是睡不成了。

        况且过不了多久,大杂院外头的大喇叭就该响起来了。

        它就相当于整个五福巷的闹钟。

        上辈子的儿时,最恨的就是这大喇叭,和别人嘲笑他爸是挑大粪的这两件事了。

        现在想来,有喇叭听倒也不错。

        至少每天都在激昂奋进的广播声中醒来,生活充满了仪式感。

        起身下了床,摸过床脚的衣裤穿上,伸着懒腰出了门。

        一出门,吴恪顿时身形一滞:“爸!”

        不知何时,自家老子竟然也起来了,正坐在堂屋的八仙桌旁,煞有介事地翻着报纸。

        对于老大能早起,吴绍炳也很意外。

        结果一低头,鼻梁上的玳瑁眼镜差点没掉下来,没了镜腿的眼镜,靠着两根棉线系挂在耳朵上,毕竟是不牢靠。

        吴恪有些想笑,可又不敢笑。

        明明是三十出头的大好青年,一戴上眼镜,顿时跟四十多似的,偏偏他还拿当个宝一样,天天贴身带着。

        当然,带着也没问题,好歹拿去修一修,不过是几天的报纸钱而已。

        但这事,吴恪也就是想想,说是断然不敢说的。

        即便他个头已经快蹿到和自家老子差不多了,可老子就是老子,儿子就是儿子。

        没有话语权。

        重新戴好眼镜,吴绍炳继续翻报纸,漫不经心地说了句:“撕下日历。”

        这恐怕是一大早,爷俩之间的唯一交流了。

        吴恪抬手就把墙上的日历本扯下一页,露出今天的日期:庚申年,1980年4月24日,三月初十。

        八零年代,的确是个百废待兴的好时代。

        知青返城,联产承包,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整个国家总算是回到发展经济的轨道上来。

        很多家庭的日子都开始慢慢好起来了。

        唯独自家是个例外……

(https://www.tbxsvv.cc/html/107/107717/2590953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