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珪写临终遗表时的神思清醒状态,显然是回光返照的特征。
所以等心事已了、智谋枯竭之后,瞬间去世也并不奇怪。
诸葛兄弟姐妹都是有所心理准备的,见状大哭举哀。
诸葛瑾年纪最大,知道不能光哭,旁边还有客人呢,所以哭了一会儿之后强忍悲痛跟刘备商量:“将军,瑾知将军迫于朝廷法度,在乌苏死后将不得不率军撤出青州。
不过,地方毕竟未宁、此战溃军尚且四窜,能否请将军将大军借口安民迁延半月再走?若能如此,却是公私两便,瑾也能尽快料理家父后事。”
说到底,还是大汉朝的孝道礼法太坑爹了。
诸葛兄弟死了父亲,就算再事急从权,但现在毕竟不是叛军直接围城的状态,要想不落人话柄,停灵七天、做完头七再起灵那是必须的。
想想看人家顶级大户富贵人家,都是做七七四十九天到断七的,只做头七已经是简陋到不能再简陋了。
七天之后,还要扶棺南归,去老家琅琅琊阳都县安葬。
也幸亏琅琊郡跟泰山郡算是接壤的邻郡,而且阳都县已经是琅琊郡最北面的边境县份,所以此行路程还不算远。
阳都县位于沂水中游,临沂以上、蒙阴以下,典型的沂蒙山区河谷县城。从奉高过去,要经过平阳、蒙阴、费县三县。以马车扶棺缓缓而行,走三天还是要的。再算上葬礼,前后半个月时间。
刘备闻言点点头:“收拢贼军溃兵、安抚百姓,本就需要时日,半个月还是可以拖延的,贤侄尽管料理去吧。”
反正辽东郡来青州本来就是来“就食”的,为了节约点辽东那边的粮食。
帮青州同胞击溃了那么多黄巾军,在这儿多吃半个月饭怎么了?不应该心悦诚服、箪食壶浆喜迎王师的吗?
诸葛瑾一边料理父亲的后事。第二天一早,又派了郡中的可靠信使,送诸葛珪的遗表去雒阳。
因为要通过敌占区,刘备特地派了太史慈再客串一把送信的保镖——倒不是因为太史慈武艺多好,而是他如今军职低微,做这种小事还合适。
而且太史慈之前就是因为帮东莱太守跟青州刺史打递表的口水官司才惹事逃亡的,所以干这事儿他业务最熟练、道路也最熟悉。
“府君放心,我定然将诸葛郡丞的遗表安全送到。”太史慈非常有信心地打包票,随身带了足足三壶弓箭,而后拱手策马离去。
除了派太史慈带诸葛珪的表之外,刘备自己当然还要另外上表。
只不过按照官场逻辑,他的表没法直接呈递到雒阳,因为那样就变成越级上奏了——当初起兵来青州,就不是皇帝或者大将军指派的,而是幽州牧刘虞指派的。现在打了胜仗、没有继续越境作战的借口,当然也只能先对刘虞汇报,刘虞再向皇帝和大将军汇报。
这个顺序绝对不能错,哪怕泰山郡与蓟县的距离,比到雒阳的距离还远一些。宁可多走回头路慢一点,也不能留下把柄。
这份奏文,当然是李素帮刘备写,然后交给刚刚率领后军赶到的赵云亲自送回蓟县——赵云等于是刚从辽东到青州落脚,又要回幽州一趟。但有什么办法呢。
朝廷规则下办事的繁冗,可见一斑。
上奏的工作完成之后,刘备就留在泰山郡附近,搞些人才搜罗、战俘整编、人口迁移的工作。
七天之后,刘备整编了数千战俘,也把大约一两万泰山这边战败逃散的人口,逐步往北海、东莱迁移。
很显然,到了这一步,刘备已经彻底想明白了——他帮朝廷打回来泰山郡,但泰山郡绝对不可能属于他,所以留在泰山郡的好处要尽量移走。
甚至按照李素对他的劝说,刘备相信北海郡也要重新还给朝廷的,在山东半岛上能留下一个山区为主、跟内陆缺乏河流水运连接的东莱郡,已经是极限了。
李素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历史上后来的辽东太守公孙度,对山东半岛用兵数次,但最后能找到借口并且有实力长期盘踞的,其实也就一个东莱郡。
因为青州黄巾的战损并不严重,活着的青壮乱兵都被臧霸孙观等势力收编了,所以在泰山郡刘备弄到的人口并不多。
主要就是那天战死的人们的老婆孩子,都不算什么劳动力。不过这几千寡妇好歹可以给口粮食,然后将来分发给在辽东当兵或者屯田垦荒表现好的臣民。
当然了,也别觉得把没饭吃的寡妇、给口粮食就随便发给别人做老婆、有什么不尊重女性。
乱世嘛,大家都这么做的,一方牧守肯关心老百姓有多少鳏寡孤独,强行匹配,反而会被认为是“勤政、仁政”,所以千万不要气抖冷。搁后世当然不行了。
……
刘备整顿战俘流民花了七天,诸葛瑾也就操办好了父亲的头七丧议。泰山郡这边该来吊唁的人也都吊过了,诸葛一家便扶着灵柩启程回琅琊老家。
送走诸葛一家后,算算日子,刘备觉得朝廷如果会对诸葛珪的遗表有所反应,那回书也差不多该到了。而他让李素写给刘虞的奏文,因为周折过多,至少半个月才有回信(朝廷回书也要先回给刘虞,刘虞再回给刘备)
然而,这一次他却有所失算。
因为诸葛一家离开后仅仅两天、也就是诸葛珪遗表上奏后的第九天,就有雒阳来的加急文书,直奔泰山郡,找刘备宣旨。
刘备大惊,没想到朝廷怎么会反应这么快,但也没办法,只好带着关张和李素一起出迎天使。
来者居然是尚书郑泰,刘备去年在雒阳时倒也见过——郑泰是卢植的同事嘛,资历比卢植稍微短几年,中平二年之后才出任的尚书。
“臣度辽将军、辽东太守刘备,拜见天使!”
郑泰的脸色不是很好看,表情生硬,但也谈不上斥责,只是来代表朝廷查问:“刘备,青州刺史焦和弹劾你拥兵自重、妄侵它州境界,此事你当如何解释?且近日朝中,也多有议论边郡将领图谋割据不尊朝廷之嫌,提到你的也不少,为何如此不谨慎!”
听这个语气,还算有回旋余地,就是过来申斥敲打一下,给刘备解释机会的。
刘备连忙发自肺腑地说:“备此次出征之前,就曾请示使君伯安公,是奉使君之命追杀发源于幽州、却流窜出幽州州界的叛军。出征前备也曾问过朝廷法度,被告知陛下设立州牧之职时,确有越境追击逃贼之权。
此乃州牧与刺史职权之重要区别,想来焦刺史并未担任过州牧,也未及了解这项去年才新设的朝廷法度,加之文书沟通缓慢,故而有此误会。
右北平乌桓乌苏部酋首乌苏授首后,备便已按兵不动,以求肃清收拢逃散贼兵后,便移送地方、退兵回本据。此事还请郑尚书明察,若是不信,可问泰山、北海、东莱三处地方郡守、都尉。”
郑泰也粗略看了一下军营和奉高县的地方状况,这才点头:“原来如此,看你兵马囤驻,并无再行西进之举动,此言倒也暂时可信,我会详查的。
不过,为表恭顺,我回程时,你最好亲自跟随进京述职、开释误会。那焦刺史也是,之前贼情严重时,跟东莱郡的太守互相推诿、文书争辩闹到大将军与朝廷三台,可谓狼藉。便是这泰山郡没有太守,郡丞诸葛珪跟焦刺史也打了好几次文书仗。
要不是我出京之前,诸葛郡丞的遗表也到了,陛下与大将军恐怕对刘将军的猜忌,会更重一些。刘备啊刘备,你好歹是子干兄的门生,虽不喜读书,朝廷的忌讳也该多学一些。我是知你本性忠良、一心只想除贼报国,可做事也太大胆了!”
最后这半段话,倒是已经不用朝廷天使的身份在跟刘备说,而是以长辈自居私下劝解。
因为郑泰跟卢植同事,所以这个姿态也没问题,可以直接喊刘备名字。
从中看得出来,青州刺史焦和在朝廷中名声也不太好,污蔑人或者揽功推过也是出了名的。可见谁的地盘上黄巾闹得凶狠,也不是没道理的,刘虞也好,陶谦也好,围堵黄巾扩大都很有一手。青州的地方官不能用各地的自发力量平叛,显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州郡不和。
刺史和太守之间都天天算计对方,这还怎么平叛?如果只有一个郡的太守告状扯皮,那可能是太守的问题。如果三个太守都跟刺史扯皮,那多半刺史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了。
所以焦和弹劾刘备,问题倒不是很大,这才导致敲打几句就可以过关的局面。要是换个名声很好、以正义直言著称的人喷刘备,这一关就没那么容易过了。
刘备也立刻听取:“多谢郑尚书教诲!备当初年少无知,求学不肯用心,自从卢师处出师后,每每为官报国,才颇觉所学不够,甚为悔恨。备届时便随……”
刘备这番话是发自肺腑的,但李素听到这儿却怕要遭,他连忙偷偷在背后拉了刘备一把,从郑泰的角度却是看不见的。
刘备心领神会,便缓了缓语速,作司索状,似乎是有什么难处。
李素连忙接话:“郑尚书,此处刚刚战罢、青州巨寇臧霸与我军相距不过数十里。度辽将军还需收拢大军回返,以免为贼所趁。此时若召他回京述职,恐怕临阵换帅对大军约束不利。
不如给他旬日的时间,收拢大军缓缓东归、尽量与贼军脱离接触,以免被偷袭。我身为辽东长史、护乌桓校尉,对度辽将军使命多有了解,不如我先随尚书回京述职、解释其中嫌疑,到时候度辽将军再来。”
李素委婉地表达了一个担心:刘备会听朝廷的话收兵,但叛军不会啊!朝廷管得了刘备又管不了臧霸,万一臧霸反击呢?朝廷军队没有主帅岂不是送菜?你总要允许彻底脱离接触再走吧?
郑泰显然也想得清楚其中利害,觉得非常有道理,就给刘备稍微宽限了一会儿:
“那我就先带李校尉代为回京解释——刘备,你可要谨慎呐,朝中如今对于边郡牧守拥兵自重忌惮不少,出问题的可不止你一个,一定要处处仔细。”
说完之后,李素先恭恭敬敬地送郑泰下去休息,然后才抽空跟刘备对口供。
刘备焦急地压低声音问道:“伯雅,刚才为何阻拦于我?臧霸根本不敢反击我军的。”
李素也耳语回应:“我先去,陈明兄之报国赤忱、随时可以入京,岂不比兄直接入京更有回旋余地?而且我好歹可以摆出更加为朝廷出谋划策之状,从中取事,劝朝廷‘为了确保兄更干脆的入京’,而给兄一些安抚的条件。
兄要是直接去了,朝廷就不用抚了,到时候处境恐怕更为困难。至于臧霸偷袭这种现成的条件,不用白不用。而且,我先去还能打听一下朝中究竟出了兄以外,还在忌惮谁,如今还有哪些边将牧守有拥兵自重之嫌,才好决定下一步的姿态。”
刘备叹了口气:“何须如此,我自忠于朝廷,朝廷定不负我,至于官职调任,任从朝廷派遣便是,备无有不服。不过,既然事已至此,我知你也是好意,便依计而行吧。”
李素也是刚开始想这个问题,此刻才心念电转,开始往下飞速推演。想了一会儿后,他咂摸着叹道:
“若是朝廷真要忌惮,哪怕兄有功,朝廷也能明升暗降以化解危机。若是提拔兄入朝为卿,我倒是不太担心。大不了好好当京官,当上几个月,不求在外建功立业。
待形势有变,再想外放回地方还是很容易的,而且多半可以回到曾经经营过的州郡。如此一来,兄‘从未当过京官’的履历短板,也可补上,对于兄将来结纳各方人才,也有好处。
但怕就怕朝廷忌惮之后,明升暗降,另寻穷乡僻壤的边郡调防,那可就不利于报国了。”
李素觉得,暂时做京官是不怕的。
反正再过七八个月,汉灵帝就驾崩了。当八个月京官,充其量就是损失八个月扩大地盘的机会,耽误点时间么。反而履历还能更全面。
最怕的是给你升官,然后升成交州牧什么的,那才叫杀人不用刀,杀人不见血,直接废了。就好比当年曹操用五色大棒打死蹇图之后,宦官们阴阳怪气地升官,把曹操从雒阳北部尉升成顿丘令。
但是有李素先进京探路,定然可以规避掉这种杯具。
(https://www.tbxsvv.cc/html/105/105936/561735950.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