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历史军事 > 篡唐 > 第十六章 居江湖之远 上

?    郑言庆的心,突然间一颤,瞳孔骤然收缩

    姚又是谁?

    言庆还真就不太清楚,没有半点印象不过既然他说是太山姚义,那想必和晋阳姚氏有关联晋阳姚氏家族,是南来望族,破石姚氏的一个分支陈朝灭亡后,原本祖籍吴兴的姚氏家族迁来北方宗房落户于破石,故而被称之为破石姚氏

    但也有支房抵达晋阳,在当地小有名气

    言庆在这个时代生活了十年,由于他所处环境的因素,对于世家望族颇为关注

    不过,让言庆感到惊异的,还是那白衣高个青年,薛收

    史上关于薛收的记载,是河东四姓之一的汾阴薛氏族人而薛收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那个作出,空粱落燕泥,诗句,如今朝廷的秘监,薛道衡薛大家

    薛收少年时,据说曾师从王通,在白牛溪读

    只是现在,王通的名声有点臭了,回家后闭门苦修,不和任何人产生交集,薛收自然就不可能拜师王通史上说,薛道衡死后,薛收誓不仕隋待到隋灭唐兴,他就投到了李渊帐下,后来又经房玄龄雅荐,转而在李世民的天策府效力

    时于薛收的事迹,留下的文字不多

    只说他在平寰建德之战中,曾力排众议,请李世民战决,并且一战功成

    此后他又在平定刘黑国之乱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史中对他的记载,多侧重于其文辞之上不过,薛收死得很早,三十余岁过世后来李世民在绘十八学士图的时候曾感叹,薛收早死,不得位列其中但即便是薛收死了,李世民还是把薛收的侄儿,薛元敬列入十八学士

    在言庆看来,薛收很像三国时期的郭嘉

    只是由于一部三国演义,使得郭嘉为世人所知;而薛收才华不弱郭嘉,名气却弱了许多

    裴行俨说:“薛少与姚少,皆在太学读

    听闻你和麦子仲相约击鞠,于是就找到我,要来助你一臂之力……另外,他们和我一样,对你的三国演义,极为推崇口怎么样,你这边现在准备的如何了?”

    郑言庆连忙道谢:“两位高义,小弟感激不尽”

    姚义说:“恕我冒昧,就叫你郑贤弟了麦子仲那家伏素来嚣张跋扈,常以霸王尔自居,我早就看不过眼了你那天在建国门长街土说的不错,他又有何德何能,敢妄称霸王?如果不是麦大将军,早就该以国法处置……总之,贤弟你可不能输给他太学里的那些家伙都不看好你,可是我和薛少一定站在你这边”

    这姚义,是个心直口快的人

    薛收则在旁微微一笑,并没有表什么言论

    郑言庆让众人落座,把自家这边的情况,告之裴行俨三人

    “实不相瞒,小弟现在也是毫无把握我本不擅击鞠,而且人员也不够充足

    加上三位相助,如今仍相差两人不过寰别驾那边说,过些日子神武公世子寰孝宣可以加入我可即便是算上了寄少,还缺了一人的空额,我正为此而头痛”

    显然,裴行俨几人也知道窦孝宣这个人

    裴行俨眉头…蹙“要说起来,宴少击鞠的本领不差,他要是能加入,的确是一大臂助但还差了一个人,终究有些麻烦……一时半会儿,该从何处寻找呢?”

    洛阳权贵芋弟就那么多,可愿意冒着得罪麦铁技的危险,来帮助郑言庆的人却很少

    即便是有那权贵子弟愿意帮助,但其父母却未必愿意

    虽然言庆说自己不擅击鞠,但裴行俨等人并不在意在裂行俨看来,能和他打的不相上下,只逊色…筹的郑言庆,只是在谦逊而已他和薛收姚义的思绪,都落在了剩下的一个人透上

    薛收突然道:“我侧是有一个人选,只是不晓得能不能请得出来”

    “谁?”

    薛收说:“我族弟岸万彻,乃大将军薛世雄之子他今年十三岁,素有勇力,而且精于击鞠他如今就在洛阳,若是能把他请过来,咱们这马队不就能成了吗?”

    薛万彻?

    言庆觉得这名字好熟悉

    不过他老子薛世雅的确是很有名气,年初时刚击溃了吐谷浑,言庆倒是听说过

    “薛少,要不你回去和老薛说一下?”薛收点点头说道:若是平时一些时候,请他出来并不困难,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你们不知道,他三个月前,在长安打伤了濮阳珺公的孙子,如今被大将军禁足了啊,他把宇文成打伤了?

    “哪儿啊,他把宇文成基的肋骨打断了,还惹怒了宇文成基的老哥薛大将军怕他吃亏,所以命人把他送来洛阳管教”

    对于长安那边生的事情,言庆还真不太清楚

    如果不是之前沈光说过,郑言庆甚至不知道宇文成基是谁

    所以裴行俨薛收姚义三人谈论的时候,他和徐世绩大多数时候,只是侧耳聆听

    “裴大哥,宇文成基的老哥是谁?”

    郑言庆忍不住开口询问

    听得出来,裂行俨几人对那位,老哥”似乎颇有些顾忌

    薛收道:“就」是宇文家奴的长子,宇文成都”

    “啊?”

    言庆吃惊不小,差一点脱口询问:难道还真有宇文成都这个人吗?

    史当中,并没有宁文成都的相关记载不过野史演义里,宇文成都却是鼎鼎有名

    那可是隋唐十八条好汉当中,排名第二的人物

    据说定一杆凤翅黎金铠,有万夫不挡之勇但说心里话,言庆此前并不太相信

    可现在,裴元…庆出现了,宇文成都也出现了

    言庆有点犯迷糊:这究竟是真实的历史,还是隋唐演义的世界呢?

    既然宇文成都和裴元庆都有了,那李元霸是不是也该出现了,还有那幽州罗成?

    下意识的向徐世绩看了一眼

    传说,演义里的牛鼻子老道徐茂公,好像就是这位

    “宇文家奴是谁?宇文成都,很厉害吗?”徐世绩见言庆看他,顿时误会了,以为郑言庆是让他开口,于是就提出了疑问

    姚义说“你不知道吗?

    宇文家奴,就是宇文化及嘛呵呵,他此次伴驾随行,居然在榆林和突厥人做生意,被挫下现,差点丢了性命幸亏南阳公主为他求情,才算保住性命

    不过呢,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刻下把他贬为贱奴,卖给濮阳郡公了…”

    噗

    言庆一口水喷出来

    极品,这真是极品啊

    恐怕也只有隋焰帝这样的人,才能想出如此极品的方法

    姚又接着说:“宇文成都师从大将军鱼俱罗,十三岁就随同大将军征战,十五岁得千牛卫出身,横勇无敌,力大无穷年初攻打吐谷浑时,曾单骑杀入敌阵,夺了吐谷浑可汗伏允的帅旗,令伏允大败

    鞋下赐他天宝将军,如今留守长安”

    裂行俨哼了一声”狗屎运气,若不是年初我被禁足家中,未必轮得到那家伙出此风头”

    果然,演义中就曾是冤家对头的裴元庆,对宇文成都不太服气

    不过宇文成都如今已二十出头,裴行俨才十二岁,这差距非常大言庆对宇文成都兴趣倒不是很大,毕竟和自己不会产生太多的交集他对薛万彻感兴趣,于是问道:薛少,那你看有没有可能,请出薛少兄呢?”

    “这个嘛,我回去可以问一问”

    掐指一算,人手似乎已经够了””

    只要薛收能让薛万彻出来,待窒孝宣抵达洛阳后,也就万事俱备

    困扰十日的问题,一下子得到了解决不管是言庆还是徐世绩,都感觉轻松不少

    天色巴不早了,这时候练习,可能性也不大

    一帮子少年,年纪相仿最大的是薛收,今年十六岁;最小的言庆,今年十岁

    至于徐世绩裴行俨姚义三人,年纪相差小

    大家就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聊了起来这话题说着说着,就转到了言庆的那一部《三国演义》上如今对外布的三国、并没有太多言庆刻意放慢度,为的是引多人的兴趣薛收几人,看到的和外界司步,而徐世绩则已看到了赤壁之战的情节

    郑言庆说话不多,于是乎徐世绩就成了主角

    只见他口沫横飞,讲述起后续的情节,时不时还卖上一个关子,令裴行俨三人抓耳挠腮

    ,郑贤弟,你居然有如此多的存货?”

    裂行俨兴奋的拉着郑言庆“快快交出来,也好让我等过瘾”

    ,这个,我尚在修改之中,待修改完毕,一定请几位兄长指正口,

    言庆现在有些犹豫,因为此前杜如晦来信,说他中有一些情节不太妥当比如尊刘兴汉,比如逆数皇位,都是非常敏感的问题若一个不妥,恐会惹来祸事

    当时写的时候,言庆没有太在意

    可杜如晦这一提醒,倒是让言庆有些顾虑了

    所以他一直在犹豫着,应不应该把后面的文章放出去不过这话题既然扯到了三国演义,言庆突然间有了一点想法

    “薛少,你与姚少在太学读,见多识广,学识也比我们广博

    我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还要请两位指点但不知,两位觉得那太平道之乱,如何?”

    太平道之乱,在后世多是以黄巾起义,而代替

    这与意识形态有关,言庆自然不可能用这种词汇称呼这些天来,毛旺夫妇正式成为弥勒弟子,毛小念也跟随他们一起加入其中

    只是,毛旺夫妇还没有碰上布施符些,所以也不可能遇到毛小八不过从毛小念打探来的消息看,这白衣弥勒,似已初具规模据毛小念说,洛阳城里不泛达官贵人在里面,流民中的威望则高

    言庆感到非常不安

    特别是这几日重读三国志,越觉得,那黄巾起义和今日的白衣弥勒,何其相似

    不管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对于黄巾起义都没有特别多的文字记载

    但是却不可否认,黄巾起义对汉室造成的伤害,是何等巨大如果没有黄巾之乱,汉室江山说不定还能延续一些时候可以说,黄巾之乱,加了汉室灭亡

    仔细对比,就会现太平道和白衣弥勒的相似之处

    都是从民旬兴起,特别是流民众多的阶段互通过布施符水,宣扬神迹,在民间站稳脚跟,而后向上层社会进行渗透如今隋焰帝杨广大兴土木,使得流民出现

    听说在河南河北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流寇踪迹

    史中记载,隋朝混乱是在大业后期;可言庆不敢肯定,这混乱是否可能提前?

    徐世绩还在自己身边,瓦岗英雄仍不见踪迹

    那传说中的反王们,大都声名全无王世充不晓得在什么地方?窒建德可能还在种田至于李渊,仍忠心耿耿的为大隋效力,但白衣弥勒的出现,是否会令动荡提前呢?

    言庆不敢确定”

    他需要时旬,需要时间来积蓄力量…来成长

    所以,到目前为止,他不想让隋朝乱起来再者说了,他还没有见到传说中的李二

    自己的力量太小了,但并非不可以借力

    眼前几人,不论是蹲收还是裴行俨,都是官宦子弟,实在不行的话,可以通过他们,来反映这个问题

    郑言庆抱着这样一个主意,把话题突然就转到了太平道上

    反正大家在谈论三国,他提起太平道,倒也不会显得太过于突兀,太过于着痕迹

    薛收乍闻,却为之一怔

    太平道三

    贤弟你是说那张角兄弟吗?”

    ,正是”

    ,这个嘛,乃汉室顾亡之始,乱世妖邪”

    哈,看起来这薛收的认识,和自己倒是颇为相似言庆立刻做出洗耳恭听之状,,愿闻其详”

    薛收侃侃而谈,从太平道之乱,又说到了南朝剁恩之乱

    他这一开口,徐世绩等人都闭口不言,不时点头,以赞成薛收的观点

    ,贤第,你怎么突然想到这个?”

    郑言庆笑道“只是一时有感,故而询问

    前些日子,我听人说这洛阳城中,有人布施符水正好那几日我在读三国,于是就生出一些感触人常说,读史可知兴替,我倒是颇为赞同太平道,不太平啊”

    历史,原本就是在不断的重复迭

    形式上或许会有所不司,但在根本上,却是没有太多的改变

    只不过手段会高明一些,隐蔽一些罢了,

    薛收神情一正“居然有这样的事情吗?确需留意一下”

    刻行俨说“好了好了,好端端的怎么突然扯到了太平道上面此事自有老大人们去操心,我等何必过问?”

    言庆笑道:“处庙堂之高忧其民,居江湖之远忧其君

    我等读圣贤,应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此乃我在竹园三载所得,刚才听诸兄谈论三国,一时有感而,坏了情趣,裴大哥切勿见怪”

    裴行俨倒是没什么反应

    可葬收姚义,乃至徐世绩的脸色,都骤然变化

    只见薛收突然起身,拱手一揖到地:“贤弟大才,小兄不及也”

(https://www.tbxsvv.cc/html/1/1434/396069.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