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通也顾不得其他
当他看见这将军堂中坐着的人以后,心里就有些苦除了刘炫之外,又有东海名士李夏,传授王通易学的易学大家于仲华,前北齐文林馆学士,入隋后曾担当过泗州司马的温君悠……等等之人,全都是和太原王氏交往密切的前辈先生
窦威是起人,却似偏向郑言庆
那个中年人,王通不认识,想必和窦威的立场差不多除了这两人之外,其他全都与王通有关联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挑起和郑言庆的争纷,已经惊动了太原王氏族人
世家之间,多有关联
这些人坐在这里,未必没有得过王家的嘱托
王家希望王通获胜,既然已经丢了脸面,若还不能获胜的话,王通必然是名誉扫地
他没有退路,只能认真破题
好在王家是儒释道三道并修,对释道的了解并不算太差
提起笔来,王通开始奋笔疾
而郑言庆却跪坐案旁,还是抄着手,似乎在思考什么,又好像是已经放弃,闭目假寐
从他那稚嫩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端倪
窦威不免有些焦虑起来,眼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可郑言庆却好像没有一点动笔的意思
难道说,他决意放弃了吗?
中年男子则看着言庆,似乎在看一件很有趣的事物
“爹,他为何还不动笔?”
中年人笑了,“此子似好谋后而动从他那文章来看,此时不动笔,怕因为胸中无竹”
“可这时间快到了啊”
“别担心,我觉得他不会就这么放弃
胸中若无竹,宁可不画竹此子当好求完美,所以没有成熟思绪,宁可交白纸一张
建成啊,他年纪比你小,可论沉稳,你却远远不如他将来若有机会,不妨和他结交一番……恩,这个年龄,能有这份气度,倒也不辜负……他这些年的飘零”
就在此时,郑言庆提起笔来
“半缘君要动笔了”
“你闭嘴,莫要扰了半缘君的思绪……”
当言庆提笔的一刹那,郑仁基这心思,呼的一下到了嗓子眼他自己也觉得好笑,早先还想着要弄死这小子,可如今却要为他提心吊胆一笔写不出两个郑字,终究是郑家人,终究是我安远堂的一份子这小子一举一动,都让人生出牵挂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
刘炫的这个题目太大,还真就不是郑言庆现在能够做出
他闭目静坐,只是在思索记忆中,有哪一篇文章,能够破这个题目但思来想去,还这真没有想出合适的文章,只是有一篇似乎与释道这个题目相合的文章,可以借鉴
他当然也可以一字不写
但刘炫的模样,着实让他觉得恶心
输赢真倒不重要,可不争馒头争口气,怎么着也不能被这些人看轻了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吉凶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而见者小也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之间
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出于杨,则归于墨……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亦曰:吾师亦吾师,不惟举之于口,而又笔之于其……
言庆这篇文章,出于韩愈之《原道》
准确的说,是一篇以儒家而之于释道的抨击
这篇文章在后世,颇得赞誉,乃至于许多名家,纷纷作出评价,以赞誉其精神
据说,原道在唐末传入高丽国,而被封为国之纲,并立碑于江边
后来这高丽国也就是因为韩愈之故,才有了韩国之名……真伪无从考证,但可见原道一在当时社会地位
自汉魏以来,崇尚清玄,于是道教兴
而战火连绵,五胡为乱,有佛教生出……许多世家,包括郑家在内,都曾有一段时间,抛弃了儒学思想直到后来南北分立,才重推行儒学,而有了并修之说
南方,若不懂清玄,则无以为名士
大名鼎鼎的谢安家族,就为了能在南方立足,专门有人去修习玄学,这是个身份的代表而北方祸事多,汉人惨遭屠戮佛教相对兴盛,儒学思想渐趋于淡薄
言庆的这一篇原道,或许与时代稍有不和
但对释道这个命题而言,倒还算是合适……
一个时辰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郑言庆和王通把各自的文章递上去,而后由在座之人做评判
“王通之释道,正应释道之题,依我看应是胜出”
在座的,学识都不算差,一眼就看出了,言庆的文章虽然破题不甚准确,但究其意义而言,远过了王通的文章因为郑言庆的原道,是立足于儒家学说,而评论释道
刘炫咬了咬牙,再次站出来说话
温君悠闻听,立刻出言反驳他虽然是得了王家的嘱托,但这心里并非没有一杆秤
对刘炫这种说法,他很不赞赏
没错,我们和王家是有交情,但也不能为了交情,脸面都不要了?
中年男子则看了一眼刘炫,冷冷哼了一声
刘炫说:“郑言庆的这篇文章,立意确实不错
但诸公,今天我们考校的是释道,而非圣人之说就破解命题而言,王通之文,毫无疑问加妥帖郑言庆相对而言,则有些偏颇了所以,我认为应是王通胜”
“光伯兄,话却不能这么说”
窦威忍不住开口,想要争辩几句
这时候,言庆站起身来,先向王通一拱手,而后笑呵呵的对堂上众人说:“各位前辈,言庆才疏学浅,写出此篇文章,就已知晓结果输就是输了,也算不得什么
言庆年纪还小,与众位先贤谈论经史,本就有些冒昧
王先生的才学过人,我也是钦佩的其实来之前,我就已经做好了输的准备……我早就说过,诗小道,本当不得诸公看重无奈时事所迫,言庆也不得不做回应
好了,如今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小子也该告辞了
输就是输,赢就是赢……这世上有一千个人,就可能会有一千零一种观点,何必为此而争论?
王先生,诸公,告辞”
郑言庆似乎不想再争论下去,甩袖离座
此时,阳光初升,照耀在将军堂内,言庆似是踏着那光芒,从容而去
一千个人有一千零一种观点吗?
中年男子突然笑了起来,“自己所为,只要自己满意,管别人作甚?咱们这些人,谁又有资格评判别人是非,论说别人的高下?可笑,真是可笑……一群老大人,却比不得黄口孺子看得清楚李某实无颜坐于此,诸公自管评判,勿念于我”
一时间,这将军堂内,鸦雀无声
(https://www.tbxsvv.cc/html/1/1434/396043.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