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庆也是无奈之举
前世为官,他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多少个急先锋,多少个锋芒毕露者,最后都是凄凉谢幕为政十数载,言庆从不会主动跳出来,多时候,他喜欢居于幕后
《老子》的无为而治,并非是碌碌无为
关键在于一个‘势’,言庆最擅长的,就是借势
但现在,他无势可借,也无人可用
就算是郑世安,也不可能听了他一句话,就去冒冒失失的派人监视郑常和王景文
毕竟,这年月尊卑观念深入人心,普通人哪敢有犯上之举?
————————————————————————————
安远堂内宅,有一个幽静的小院子
院落中,只有一间青砖红瓦的小房间,是郑大仕看休息的场所屋后,有一块花圃,如今被残雪覆盖,透出凋零之气一朵红梅,在花圃的角落中绽放,在皑皑的白色之中,散勃勃生趣
房名红芦,盖因那房顶红瓦,生有茅篙,映衬红瓦,若同红色芦苇
郑大仕正端坐于房中,看着郑世安为他煎茶
他微笑道:“世安,你这煎茶的手艺,可是比言庆差了一些”
郑世安嘿嘿一笑,“言庆这孩子,学东西很快,也很上心只是性子清冷了一些,不像个小孩子……不过他很懂事,也很孝顺呵呵,多谢老爷给了老奴一个好孩子啊”
“这本就是你应得的嘛”
郑大仕说到这里,话锋突然一转
“世安,徐妈的来历,你可曾查探清楚?”
郑世安分出汤花,表情严肃,“老奴查探过,但至今仍没有线索
原想接降龙功的线索,看看能否追查出一二来,可……五年了,仍没有半分头绪”
郑大仕笑了,“既然如此,那就算了
徐妈来我郑家有五年了,表现的非常本份,没什么逾矩之处只要她不是心怀不轨,那就不要再查了谁还能没个落魄的时候,不过去了洛阳之后,你还要继续盯着他们
我听说,圣人有意迁都洛阳,但被大家劝阻了
不过今后的洛阳,定然会成为重要所在仁基此次就职洛阳曹掾,你还需帮衬一下洛阳豪族众多,官宦之家不计其数自北魏孝文帝迁三十八姓九十八部落大人定居河洛后,那边的情况,就非常复杂仁基做事,有时候还是毛糙了些”
郑世安点点头,“老爷放心,老奴定会竭尽所能”
在单独和郑大仕相处时,郑世安说话很随便,与平时在人前的恭敬,全然不同
而郑大仕也不在意,似乎习以为常
“我听说言庆喜好写,时常在家中以树枝代笔,以黄沙为纸,写写画画的挺不容易
宏毅也到了就学的年纪,等到了洛阳之后,让言庆和他一起就学
仁基从长安邀请了颜师古随行,为的就是给宏毅做先生正好让言庆取做个伴儿”
郑世安先是一怔,旋即喜出望外
“可是那‘割鸡焉用牛刀’的颜师古?”
郑大仕点头道:“正是此人”
颜师古,是北齐名儒,《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的孙子,京兆万年人仁寿初年,颜师古由尚左丞李纲举荐,出任安养县今湖北襄樊县尉当时尚仆射杨素看他年纪小,于是就笑问他:安养剧县,子何以治之?
意思就是说,安养那么重要的地方,你能治疗好吗?
颜师古回答道:“割鸡焉用牛刀”
那就是说:让我去治理那种小地方,如同杀鸡用牛刀,大材小用了……
于是,这割鸡焉用牛刀,也就成了时人对颜师古的一种称呼后来颜师古政绩突出,但由于性情刚直,所以被罢了官,居住在长安没想到,郑仁基居然把他请到了洛阳这其中固然有生活的压力所致,但多的,还是郑氏门阀的号召力
门阀世族,以经史传家,对文人士子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郑世安也听说过颜师古的名气,对于郑言庆能拜在颜师古的门下,自然非常高兴
即便,言庆是以陪读的身份,但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总是一件好事
这说明郑家已经开始重视言庆,并且安排在郑弘毅的身边,其用以自然非常清楚
“老奴代言庆,多谢老爷提携”
“世安啊,你从小跟随于我,一晃五十载光阴你我名为主仆,实若兄弟言庆虽非你己出,但聪慧过人,我也非常喜欢这种客气的话,以后就莫要再说了”
郑世安感激的,老泪纵横
“言庆最近忙些什么?”
“他啊,还不是和往常一样,要么习武强身,要么就是写写画画”
郑世安说到这里,明显的停顿了一下,似是有话要说
郑大仕笑道:“世安啊,有什么话,就直说……莫要吞吞吐吐,可不是你的风格”
“言庆前些时候,说了一些古怪的话”
“哦?”
“老爷您听了可别生气,我也知道他不该这么说,但细想也觉得有些道理……言庆说,二老爷有时候对王景文和裴安太过放纵了,那两人也忒不知尊卑了”
郑大仕一怔,眼睛不自觉的眯成一条缝
“言庆真的这么说?”
郑世安吓了一跳,连忙解释道:“小孩子胡说八道,口无遮拦,老爷您切莫怪罪”
郑大仕说:“我倒不是怪罪他,而且我也知道,你心里怕也是这么想”
“老奴不敢”
郑世安连忙匍匐在地,口称有罪
郑大仕笑了笑,“我说了不会怪罪,世安你不必担心只是有些事情,你还不明白,回去好好教训言庆,让他莫要乱说话,免得引来祸事……好了,你先退下”
郑世安喏喏退出,心里仍是七上八下
待他退走之后,郑大仕蓦地双目圆睁,嘴角勾勒出一抹古怪的笑意
没想到,这小家伙居然能有此眼力
若这样的话,倒还真值得好生调教一下……
————————————————————————
日子过得很快,眨眼间就到了腊月
天气变得加寒冷,但年即将到来,人们变得越忙碌腊八、小岁、除夕接踵而至腊月二十三,正是小岁来临,也就是后世所称的‘过小年’,祭灶之日
这祭灶,原是先秦五祀之一
似郑家这等世家大族,对祭祀之事加看重
所以一大早,整个安远堂就开始忙碌起来祭灶仪式,大都是在傍晚,必须举族出动安远堂上上下下过百人,在郑大仕的带引下,开始了祭祀的仪式
郑言庆也参加了祭祀,并且在其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当郑大仕行祭拜礼节的时候,身后必须要跟随一个幼童这个幼童,年纪也有界定,过了八岁,就不能再担当此任郑言庆实际年龄五岁,但虚岁却刚好七岁
也就是说,这是他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充当辅祭的角色
对普通人而言,充当郑家的辅祭,绝对是一种荣耀这表明,郑家已视之为自己人
此时,郑言庆就穿着一件华美的衣衫,不过怀里却抱着一只公鸡
这有个说头,叫‘灶马’
待祭祀完毕之后,灶神就会骑着‘灶马’,回转天庭报到
所以,这灶马的身上,还配有鞍辔言庆怀抱着公鸡,跪坐在郑大仕的背后,神色庄重
而郑大仕先诵读祭文,而后又叩拜天地,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祭文的词藻,非常华美
并且辅以独特的音韵乐律,吟诵出来,格外动听
言庆感觉这种方式的吟唱,远比后世那些不知所谓的流行歌曲好听百倍于是静心聆听……
郑大仕祈祝完毕之后,言庆抱着公鸡,走上前去
只见郑大仕表情肃穆,神色庄重,一手握住公鸡的脖子,向祭坛上的草料堆推送三次之后,另一只手掬一捧凉水,洒在公鸡的头上言庆清楚的感受到,公鸡的惊战
“灶神接受了,灶神接受了”
公鸡惊战,代表着灶神接受了这只灶马,否则就要重复一次
言庆在参加仪式之前,已得了郑世安的叮嘱,连忙大声呼喊起来
紧跟着,郑大仕从祭台上抄起一柄匕,在公鸡的脖子上抹了一下,干净利落
鸡血喷洒在言庆身上,而言庆不敢有任何举动
郑大仕点起祭品,言庆将公鸡的尸体投入大火之中,只见浓烟滚滚,火焰冲天
“灶神升天喽”
这是郑言庆的台词
随着他稚嫩的声音响起,安远堂举族之人,同时匍匐在地,大声吟诵,以祝福灶神一路顺风这吟诵的祭文,都早已安排妥当吟诵的时间,到大火熄灭为止
一时间,安远堂中,弥漫庄重肃穆之气
(https://www.tbxsvv.cc/html/1/1434/39596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