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 > 都市言情 > 财色 > 第三百二十九章 文化道统之争《拜求月票》

?    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从来不懂得尊重别人呢?只喜欢以志强加于别人?”李允蘅非常不满地对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笑了笑道,“这真是无从谈起了,什么时候你们韩国人懂得尊重别人了?”

    “我们什么时候不尊重别人了?”李允蘅非常不服气地反问道

    “把孔子跟老子都认定为韩国人,这个总是有的?”范无病立刻提出了这个问题

    韩国自从经济展起来之后,民族自尊心大大增强,近年来极力宣扬大韩民族的优秀文化与此同时,则有意无意回避和淡化中国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影响,一些学致力于研究韩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反影响,得到了韩国社会各方面的赞誉和资助

    据说有的学已经证明孔子乃是韩国人,虽有不同意见,但已作为一家之言而等待历史检目前又有关于老子也是韩国人的大胆猜想,但是还没有拿出强有力的学术证明

    有的韩国人跟中国人讨论这些问题时,问中国人对此会有什么反应,中国人便说不会有什么激烈的反应,肯定一笑了之

    事实上,孔子是韩国人或是日本人甚至是美国人,对于中国都不是什么坏事,反而可能是很大的好事中国人的文化理想就是天下大同,而不太在乎血缘和血统的纯粹与否,假如能够证明尧舜禹也是韩国人或日本人的祖先,秦始皇的染色体跟美国总统家族的染色体完全一致,那对于民族交往以及世界和平都会具有相当大的促进意义

    但是另一方面,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还是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国历史上受到过许许多多其他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本身就是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结果中国人对此一是积极接受,二是毋庸讳言

    范无病对李允蘅说道,“大国和小国的区别,不但在于经济展,也在于文化认同上虽然现在我们中国人穷一些,但是不出十年地时间,绝对能够重回到经济大国的位置上去,但是对于韩国而言,你们就是再努力一百年,也终只能偏安于汉江一隅而已,这是因为什么呢?”

    “虽然我极不赞同你这种说法但是我也想听一听你地解释”李允蘅有些不满地对范无病说道胸前地高耸因为有些气愤而变得起伏不定

    范无病看着李允蘅地样子觉得这个小姑娘倒是真性情只不过受到地教育有点儿问题出了一些认知偏差而已于是他就对李允蘅说道“我们吃着西域来地葡萄喝着拉美产地咖啡穿着洋鬼子地西装走在元大都地胡同我们不觉得有什么自卑人家地东西好我们学会了那就是我们大家共有地了非要强分你我这些东西有时候是分不清地”

    李允蘅立刻表示了不同意见“这个事一定要分清楚地否则怎么知道我们大韩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地民族?”

    范无病顿时感到有点儿恶心忍住想要呕吐地感觉对她说道“跟你们讨论这种事情真是对牛弹琴世界上最优秀地民族不是自己吹出来地要得到大家地认可才行就比如现在韩国很多人反对使用汉字一定要处处使用韩国自己地注音文字我对此完全没有意见因为从大处说这有利于韩国文化精神地扬但是问题在于韩国语中大约七成以上地基本词汇都来自于汉语使用汉字作为面语地历史又相当长韩国注音文字地明只有五百多年直到本世纪七十年代汉字读物还在韩国社会上随处可见这样强行废除汉字就会造成许多字词不知所云我在汉城地时候看到很多韩国地报刊特别是学术论文在一些词汇地后面用括号标注了汉字这说明没有汉字这些词就难以理解比如意境、佛法、决战、议论等我想汉字同其他地语言文字一样并不是中国人可以独占地为什么非要把它消灭得干干净净不可呢?消灭汉字地可怕后果已经有许多韩国学指出了比如历史断裂、思维硬化等我在此不必多言”

    李允蘅听了范无病地话立刻反驳道“中韩两国距离很近文化之间地影响也是不可避免地不能就认为韩国地文化是从中国流传过来地我们也有自己地文化传统有自己地民族特色”

    范无病摇头说道“就如汉城改成尔来说中国人听到汉城就能够感觉到这是一个宏大地、繁华地、充满文化精神地都但是如果叫尔则与大多数韩国地名风格不同如果一定要按照韩国人地音来翻译那恐怕有地人会说关于尔最准确地音是色窝儿音虽然准确了但意思却是色情地秘密场所反而加糟糕也许还有人会说成馊味儿因为汉城地垃圾清理不及时地时候街道上弥漫着一股菜腐烂后地馊味儿所以我想还是不改名字为好”

    李允蘅听了范无病的话之后,气得鼻子都快歪了,把头一甩,气冲冲地就走掉了,半路上因为情绪激动的缘故,将高跟鞋的鞋跟都崴掉一只,索性光着脚走进了她自己的车子,直接吩咐人开车离开了

    范无病看着李

    去的背影,哈哈大笑道,“还是我有办法,三言两语麻烦给打了”

    跟在范无病身后的一名保镖就撇撇嘴道,“老板,你损人的功夫可是见长啊”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这都是他们自找的,跟我可没有什么关系”范无病笑着回答道

    朝韩自古就受到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特别是其主流文化,无一没有中华文明的烙印他们用中文,读孔孟的,用中医他们照搬中国的官僚体系,建造院,实行科举选拔官员,有些甚至直接到中国来参加科举做官他们采用中国的风格来建造城池和宫殿,他们的王廷直接采用中国的宫廷乐器和音乐他们从中国引进佛教和道教他们采用中国的历法,过中国的节日

    中国地一切,已经渗透到朝韩人生活的各个角落

    然而,甲午之后,中国的国势衰落到谷底,中国对朝韩的向心力减弱,又加上朝韩二战之后狭隘的族独主义和民粹主义情绪高涨,朝韩于是开始去中国化,其中一项措施就是彻底抛弃中文,完全采用现在的韩文

    但汉字已经深深地刻入韩国的历史和文化当中,总是挥之不去他们院和寺庙的对联和匾额用的都是汉字,历史记录用的也是汉字,就是王廷院外大臣站班地脚下石板上都刻有正一品这样的官阶汉字,博物馆里凡过一百年的文物上的文字,也都是汉字把报纸籍上的汉字去掉容易,可把这些文物上的汉字去掉,也就等于把韩国历史也一笔抹杀了

    范无病在汉城期间,偶然也见到有年轻人在春节期间祭祖,祭祖用的是打印出来地汉字祭文于是范无病就问那个年轻人懂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意思?那个年轻人摇摇头说不知道

    于是范无病问既然不懂,为何用中文?那个年轻人却笑而不答

    后来范无病就笑着对随行人员们说,这年轻人倒是一个孝顺的晚辈,如果他们用韩文来祭祖,使用汉字的祖宗怎么能认识?当时众人都哈哈大笑,纷纷说确实如此

    在其它方面,中华文化在韩国的影响也随处可见比如说,他们吃饭用筷子,过春节吃年糕,吃包子面条,过端午节,喝中药补酒韩语中的一些词汇则直接取自汉字,姓名和地名是取自汉字,就连他们的国旗也取自中国的阴阳八卦,不过没有学全,只用了四卦

    中国的文化、哲学、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已经深入到韩国人地骨髓里去了去中国化是几乎不可能的,如果要强行去掉,那么韩国就将不国了

    韩国人为了去中国化,总是试图在一些小的东西上,找出一些韩国特色比如说韩国的筷子不是方截面的,而是扁的,而且多用不锈钢制造,同中国方绣筷子不同,只是不知道他们在不锈刚明之前用什么来吃饭?

    还有就是韩国人说他们喝汤用勺子,而中国人则用碗直接喝实际上,韩国人大概不知道,中国人用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瓷汤勺是用来干什么地?韩国的佛塔为石塔,与中国的砖塔或日本的木塔不同但他们不知道中国之大,因地制宜,石塔、砖塔、木塔、土塔、琉璃塔甚至铁铜等金属塔都有

    韩国文化确实有其独特性,但拣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来彰显其文化地独特性似乎很难让人信服而在大的方面,韩国地一切又总是同中国文化有藕断丝连的联系

    韩国近几十年地经济成功,使韩国努力在东北亚乃至世界寻找自己的位置随着中国地日益强大,加上历史上和地缘上的原因,使得韩国怎么也摆脱不了中国和中华文化的影响这是有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韩国人不能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这也是当今韩国人的尴尬

    去中国化不成功,于是韩国人不得不接受中华文化这个现实,对极端民族主义而言是非常残酷的于是韩国人干脆把事情推到极端,说中华文化是他们的这就是为什么把端午节、孔子、中药和中国的明都归入韩国,乃至整个中国的长江以北都划进他们版图的原因

    不过范无病就认为,这种弱国思维实在是不可取的,同中国人争文化不可怕,说明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但是如果民族主义和岛国心态继续膨胀,试图把本上的版图变成现实,那将是十分危险的

    或,当年日本人也是这么想的,由仰慕中国的文化到渴求中国的资源,最后终于带着人打进来了

    范无病觉得,现在敲打韩国人,让他们变得老实一点儿的责任,就落在自己的肩膀上了,只要把这条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小龙给饿成泥鳅,那么他们再怎么样,也蹦不起来了

    当然,限制他们展的最佳途径,就是率先将他们可能进入的国内市场给垄断了,关于这一点,如今的范无病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今日第三送到,急切地拜求月票支持**************(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w.paoshu8.ico章节多,支持&&&中文网&)

(https://www.tbxsvv.cc/html/0/610/14670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