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零八章大军出动
诚如上杉谦信质问武田信玄时所言,就在武田信玄驻军三方原,苦思要不要强攻冈崎城的时候,数万明国大军已经在伊势湾登陆,正在攻打纪伊,近畿局势已然万分危急。
其实,早在去年十一月份,被三好长庆放逐、软禁在伏见山上的幕府将军足利义辉被大明镇抚司五太保张明远说服,逃到已经被中朝联军攻占的萨摩之后,看到明国大军兵强马壮,又无觊觎日本之心,便一直敦促、请求甚至哀求联军司令俞大猷和副司令戚继光速速发兵,替他讨伐逆贼三好长庆。
但是,俞大猷和戚继光考虑到,一来九州宣抚司刚刚设立不久,抽调九州倭人壮丁去往南洋拓荒垦殖的事情尚未完成,难保倭人不会再生异心、聚众作乱;二来原定驻屯九州的倭人营尚未从南洋那边调来,守备兵力略显不足,就以九州民情不稳、大军初到需要休整一段时间等理由,将足利义辉搪塞过去,并好言抚慰足利义辉稍安勿躁,一俟后方稳固,立刻起兵北上,替他讨伐逆贼,帮助他复登大位、再掌权枢。
到了今年三月份,倭人营从南洋那边来到了九州;同时,为了加强九州守备力量,大明王朝又从禁军抽调了一个整编师,并指令朝鲜李氏王朝也增派了三千兵士,运往九州,与倭人营一同在原属岛津氏所有的萨摩、日向、大隅、肥前、肥后五国设立卫所,驻军屯垦,归由九州宣抚司掌管,负责九州防务。岛津氏家中的家臣、武士全家老小,以及寻常领民之家各出一名壮丁,也已经被装船运往南洋,一是拓荒垦殖,补充大明王朝两线用兵的粮秣之需;二来也是以这些人为人质,防备岛津氏残渣余孽不服天朝教化、鼓动领民暴动闹事。中朝联军获得了一个巩固的中转基地之后,俞大猷和戚继光便率领共计四万余人的大军乘船北上,杀气腾腾地直奔倭国腹心之地而来。
在俞大猷、戚继光的麾下,不仅仅有明军的两个军和朝鲜水师将士,更多了一些倭人,人数多达三千三百余人。这是九州诸藩,如领有丰前、丰后两国的大友氏、筑后的龙造寺隆信和筑前的坡井氏等大名派出的兵士。
原来,出征之前,幕府将军足利义辉向俞大猷和戚继光提出,讨伐国之逆贼、平定国中内乱,不能光靠天朝王师,还要九州诸藩按照领地大小,每家都出一些兵马,随同中朝联军出阵,共同讨伐逆贼三好长庆。
俞大猷和戚继光开始根本没有把九州诸藩的那么一点兵士看在眼里,概因号称“九州第一强藩”的萨摩岛津氏,在中朝联军的攻击之下,只支撑了数月就灰飞烟灭,可见倭奴战力不过尔尔。九州第一强藩尚且如此,更何况这些实力原本远逊于萨摩岛津氏的小国,实在是多他们不多,少他们不少,既然如此,就不必让他们的人跟着中朝联军去凑热闹了。
不过,新任中朝联军参谋长徐渭却力主接受足利义辉的建议,对俞大猷和戚继光两人解释说道,军中有这些九州诸藩的倭人兵士做点缀,非但不是什么坏事,更是大大的好事——一来能把天朝王师义助藩属之国诛杀叛逆、匡正朝纲的戏份做足了,免得国内那些迂腐清流官绅士子动辄便以倭国名列太祖高皇帝钦定“三十不征国”之中为由,非议攻讦皇上的御倭大计,让皇上烦心动怒;二是能够动摇近畿诸国大名、领主对抗天朝王师的决心信心,更消除倭人百姓的疑虑,不至于误会天朝王师要夺倭国领土而闹事作乱,省去了日后进军的诸多麻烦;三来有他们的家臣兵士随军出征,九州诸藩不但实力被削弱,而且等于是又交出了一批人质,他们也就不会趁着中朝联军出发、九州防务空虚的机会,起了反心,危及九州宣抚司和各处卫所驻屯垦殖的兵马。还有其四,中朝联军将士之中精通倭人语言的还不多,有这些倭人充补军中,无论是查探敌情,还是安抚民众,哪怕是在阵前来一场“四面楚歌”,多多少少都还有点用处。俞大猷和戚继光两人觉得徐渭言之有理,就同意了足利义辉的建议。
不过,鉴于倭人藩主从不养兵,兵士出征在外走一路抢一路的恶劣传统,俞大猷和戚继光担心这帮倭人的行为玷污了天朝王师的声誉,传到国内,又会成为那些清流言官御史攻讦中朝联军“纵兵为寇、骚扰百姓”、暗讽皇上御倭方略的把柄,特地向足利义辉提出,给诸藩大名的命令文书上可以写清楚,诸藩所出兵丁不必自备军粮,所用一应军需粮秣皆由天朝供给。但是,惟独有一条必须做到,即是诸藩兵马一定要听从天朝王师的号令、遵从大明军法,若有违犯,不论是何官职,一概依律论处。
身为幕府将军的足利义辉虽说是个傀儡,从未掌握实权,更没有机会率军打仗;可他毕竟出身武家,自幼也曾经读过几本兵书战策,自然知道大军行动,军令是何等的重要,欣然接受了俞大猷、戚继光关于统一指挥的要求。只是,天朝王师不但出兵帮助自己讨伐逆贼,还主动承担其他友军的军需粮秣供给,既让足利义辉十分感动,更让他感到有些难为情,就一再推辞,。俞大猷和戚继光苦于无法向他明说国内朝局政争的厉害,只得一再以“既是友军袍泽,何分彼此”诸如此类的话,想要搪塞过去。谁知足利义辉贵为幕府将军、武家政权的最高统治者,却仍象个普通武士一样,视别人的恩情为债务,还是执意不肯接受。年长一些的俞大猷倒也罢了,年轻气盛的戚继光不胜其烦,作势要翻脸,冷言冷语地说道:“不过是多花费几千人的军粮而已。这点开销,我大明天朝还出得起!”足利义辉这才连声向两人赔罪,“勉为其难”地接受了俞大猷和戚继光两人的好意。
接到幕府将军足利义辉责令各家都出一部分兵士,随同天朝王师出阵的命令,九州诸藩大名尽管心中不大乐意,却也不敢违抗——既然已经向义辉殿下递交誓书、交出人质,就是宣誓向义辉殿下效忠。如今义辉殿下下令共讨国贼三好长庆,自己不出点兵只怕说不过去。惹恼了义辉殿下,或许会先宣布自己为逆贼,敦请驻扎九州的数万明国大军先讨伐自己。再者说来,此战是以明国兵马为主力,自己不过是派上一点兵去应个景,还不用自备军粮,可以说是所需花费的本钱小小的;但是如若诛杀国贼,义辉殿下再掌权枢,他们这些原本被世人鄙视为“九州乡巴佬”的九州小藩大名可就都成了“匡扶社稷、再造乾坤”的“从龙功臣”,赏赐一定是少不了的,虽然一定会被明国拿走大半,但跟着出兵的诸藩大名多少也能喝口汤;如果运气足够好,或许还会被移封到关东、关西甚至近畿那些肥沃之地,那可就捡了大便宜。
日本武士原本不善理财,甚至耻于谈利。只因九州诸藩多山靠海,土地贫瘠,许多人不得不下海去做那种没有本钱的买卖,诸藩大名多多少少都在其中参了有股,于是也就学会了算账,心里一合计,这个买卖稳赚不赔,就都欣然“遵从幕府号令“,派了几百千把人,由家臣率领,与中朝联军一同出阵。
按照参谋长徐渭的设想,俞大猷把这些人打散分入各师旅团营排班,一是充当翻译,二是帮助明军掌握倭人战法。几家率军出阵的重臣们当然不乐意手下人被抽调一空,自己成了光杆司令,提出这样做不符合战国规矩,要求自己独立成军。戚继光也不和他们废话,安排了一场实弹演习请他们观看,将明军各种火器逐一展示给他们看,然后毫不客气地对那些被吓得的武士们说道:“贵部战力可堪比拟我天朝王师否?设若哪位将军有意与我天朝王师演武对抗,不妨下场一试,戚某乐意之至。”见到无人敢于下场挑战,他又冷笑一声,说道:“将贵部拆散,列编于我天朝王师之中,我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概因大战一起,我天朝王师便要倾力攻打敌军,势必无暇救援贵部,还请诸位将军三思。”
尽管军中通事未必能够将戚继光的话原原本本地转告那些武士,但大致意思那些人都听明白了——照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副帅的意思,如果我们执意要单独成军,那么,日后与三好氏等逆贼合战之时,他们就要让我们充当敢死队,还不会发兵救援……
俞大猷和戚继光搭档多年,深谙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妙法,看着那些武士们个个胆战心惊、面无人色,便出来打圆场,根据那些武士在九州诸藩大名之家的地位,分别任命他们为副团长、副营长等职,一位丰前大友氏的家老还被任命为副师长,还暗示他们,按照天朝叙功奖赏规矩,部下斩获敌人首级,长官都有一份功劳。那些武士在大名之家奉公多年,直属部下最多不过百余人,如今统领上千人,又能白得功劳,满腹的怨气也就烟消云散了,欣然登上海船,随同中朝联军一同杀奔近畿……
(https://www.tbxsvv.cc/html/0/471/3274635.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