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打着面前的几案,吕芳怒道:“那个徐渭,真真是个无君无父的狂生”
浙省科场生员徐渭落第之事,被皇上妙手做成增开时务科取士这样偌大的一片文章,实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妙令吕芳啧啧称奇的是,皇上再次亲下手札,密令他派镇抚司之人从侧面试探徐渭可否愿意入画院供职谁曾想,如此浩荡天恩,那个狂生徐渭竟然还不领情,狂悖无礼,一至于斯,怎能不令他义愤填膺
吕芳当过十几年的大明内相,对于那些科甲官员的迂腐守旧知之甚详,因而对于皇上增开时务科所冒的风险,以及随之而来的风潮,也是十分清楚可他如今身在南京,无法为皇上尽一份心力,已然让他觉得有负圣恩,若是连皇上一再交代的招揽徐渭入画院这么一点小事都办不妥当,是愧对主子多年来对自己的恩宠和信任
让他生气的是,你徐渭要寄情山水林泉,不愿为朝廷效力也就罢了,皇上曾经提起的那个唐伯虎不是曾有一联诗曰“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吗?这才是率性自然、放浪不羁的名士风范你徐渭若真这样,倒也好给皇上交差了——皇上最是仁厚,牛不喝水也不会强按着头让你喝,你又何苦玩出这种建言献策的把戏来玷污圣听、亵渎圣聪?
这些迂腐顽劣的穷酸生,读都读傻了识得几个字,就自认有奇才异能,放眼天下,舍我其谁;进而就以为如今还是先秦乃至汉唐之世,可以继续去做“策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的美梦不错,战国时期有名的辩士,如合纵连横的苏秦、张仪,就是仅凭一张利嘴,博得天子宠信,封侯拜相;东方朔以三千简上汉武帝,出仕为郎官;及至唐朝,还有许多进身无路的文人墨客靠向朝廷献文、献策、献诗词歌赋而得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如今是什么时世?科甲正途出身的官员连举人应选之官都看不起,能同意当国者开这种幸进之门?
还有,皇上自开政以来,为查补阙失而广开言路,结果怎么样?不是妄议国策、指责政违背祖制的怨望诋毁之文,便是一些颠三倒四、不知所云的时政评论皇上仁德宽厚,对之不屑一顾、一笑置之,从不以语言文字罪人但这类送到御前的所谓“策”大多村鄙不经、粗陋无文,于国事无补,给皇上平添烦忧,加之国朝政务不知凡几,皇上宵衣旰食日夜操劳,已是疲累不堪,还要花时间费精力去阅览这样希奇古怪的谬误之作,长此以往,圣体堪忧啊
而且,旁人上当道建言献策,不过是谋求一条晋身之阶,博取一官半职而已,徐渭这样做,就值得问个“意欲何为”了——诚如他自家所言,他“顽劣不才,又是这般穷困潦倒”,科场也不顺当,至今连个举人功名也未考取,连应选出仕的资格都没有,皇上有意让他供职画院任待诏,对于他一个白衣秀才来说,这是何等的荣耀他却还要玩这样的把戏,那么,用意也就可想而知,但绝不是他自己所说的“有一颗兼济之心”,无非是看不起画院那样的清雅无实权的衙门,想卖弄文笔、逞露才华,换得好的职位朝廷官职乃是国家名器,他竟还敢挑肥拣瘦,这样的行径,除了“丧心病狂”四字之评,真不知还能如何论之
越想越生气,吕芳厌恶地看着徐渭所著的《靖海平倭策》,真恨不得把这劳什子撕得粉碎
高振东身为锦衣卫三太保,当初就是吕芳一手调教出来的,加之江南叛乱之后,原任南都的六部九卿因多有附逆之情事,被论罪惩处一网打尽,皇上又未安排许多官员补任,如今吕芳坐镇江南,可以倚重的,也只有厂卫之人,因而遇事常和高振东商议两人时常相处在一起,对他的心思,高振东大致也能猜个**不离十,见他如此气恼,从旁劝道:“公公不必为这个狂生萦怀依属下看来,他本是一个至贫极贱之人,一旦识了几个字,就自认身怀奇才异能,无出其右,因而便妄想献策求得功名不若将他拿了,槛送京师,严刑拷问,从重惩处,绝不可姑息纵容……”
吕芳没好气地应道:“你高三爷如今也学会跟咱家耍心眼了,想帮他脱罪就直说,却说这样的话”
高振东被揭破了心思,也不脸红,笑道:“公公这是什么话?属下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跟公公耍心眼啊不过属下以为,公公没来由为这样的狂生生气”
“咱家为他生气?凭他也配?”吕芳恼怒地说:“咱家生气是看皇上那样看重于他,他却不能感怀圣恩,真是狗儿上轿——不识抬举”
“那么,属下便将他的策一火焚之,断了他的痴心念想公公以为如何?”
“越会拐着弯儿地说话了策是献给朝廷的,皇上未曾过目,谁敢焚毁?咱家还没糊涂到那个份上”说完之后,吕芳疑惑地看着高振东:“你这么说,无非是怕咱家断绝了他的投献之门咱家就奇怪了,他给你惹了那么大的麻烦,你竟还这样帮他求情说话这是为何?”
高振东笑得越开心了:“属下这么做,都是跟你吕公公学的啊那个海瑞也给你吕公公惹了那么多的麻烦,你吕公公不还是一力维护他属下觉得,徐渭和那个海瑞倒有几分相似之处……”
不提海瑞还好,一提海瑞,吕芳是气不打一处来:“莫要再跟咱家提说那个海瑞咱家真后悔把他放在苏州那样的膏腴之地”
原来,去年平叛军挥师渡江之前,在军需供应总署任吏员的海瑞因分军粮一事,吃了张茂亲兵校尉的打,吕芳乘机难,一番话拿捏住了张茂,张茂为了给吕芳赔罪,主动举荐海瑞到苏州府所辖昆山县任知县江南素为国朝财赋重地,大明官场一直有“宁为长江知县,不为黄河太守”的说法,苏州是江南几大名城之一,昆山又是苏州治下的第一大县,知县之任也算是众人垂涎的一个一等肥缺了可是,那个海瑞到任之后,升衙断案,全凭意气用事,民间官司到他的手上,不问是非曲直青红皂白,总是有钱人败诉吃亏催交赋税也是一样,穷门小户交不起一律免除,其欠额却都分摊到豪绅富户头上那些富户多是缙绅之家,本就对官绅一体纳粮当差之政心怀不满,又遇到这么一个劫富济贫的知县大老爷,是怨声载道,不但那些远走异乡以避兵祸的富户不愿回乡,那些留在本地的也纷纷举家迁徙他乡,投亲靠友有甚者,他最厌恶商贾贩夫之流,课以重税不说,还严厉追缴经年积欠的赋税,闹得商家铺户苦不堪言,纷纷歇业罢市苏州这个东吴胜地、天下膏腴之地,在他的手上只一年时间,竟然百业凋敝,生气难苏,比之其他州县,经济萧条,赋税也少了许多
还有,官员出行,有规定的扈从仪仗,这本是朝廷纲纪所定,关乎官家体面可海瑞也嫌这个劳民伤财,一律撤裁,出门只骑一头毛驴,带一个差役,非但不领朝廷正项贴补的养廉银,不收民间常例进贡的孝敬,连用于官衙正常开支的例银也是减了又减,弄得自家穷困不堪,靠在县衙后院种菜度日,还因此与同僚结怨生恨,上上下下多有怨言但无论是苏州知府,还是应天巡抚,无不知晓他这个举人出身的“海大人”是当朝一品太师英国公张茂张老公帅举荐之人,对他都是敢怒不敢言,便求到吕芳门下,恳请吕公公想个法子将他调走了事
海瑞任职昆山是皇上肯了的,不经请旨,吕芳当然不能随便调他,只得将这些事密奏皇上但他不会直认自家才是始作俑者,总是好言劝慰那些官员一番,说些“同僚之间要和衷共济”、“官场先达要有容人雅量,栽培提携后进小辈”之类冠冕堂皇的话,弄得那些官员还以为他这个曾任大明内相十数年的皇上大伴竟也惧怕张茂的权势,心里不免小视了他
其实,对于海瑞这样的作法,吕芳也多有不满,别的不说,如今江南初定,百废待兴,皇上又对重建江南、广辟国朝财赋之源寄予了厚望,曾多次明下诏或密下手札询问百业复苏情况,若是江南各省府州县牧民之官都象海瑞这么个搞法,民安能不贫,国安能不疲?偏生海瑞为人清正廉明一尘不染,令人无可指责,吕芳只有写信劝说他在大明朝为官,要学会和光同尘;豪绅富户与穷苦百姓都是大明百姓、皇上子民,也该一视同仁谁知海瑞不但不听,还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辩说了一番“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大道理,将吕芳气得七窍生烟,却也无可奈何
不过,高振东此刻提及海瑞,倒让吕芳又想起了他当初詈骂严嵩、痛打严世蕃之后,不但不逃避,还给皇上敬献荷叶米粑,建言干涉粮市平抑米价之事,进而想到,兴许真如那个徐渭和海瑞一样,都是那样的迂腐执拗,不可以常理度之,但他们身在江湖,心存魏阙,一心想效忠朝廷,致君尧舜,总还算是有良心,倒也有可怜可恕之处;或许,皇上看重的,正是他们这种风节傲骨……
想到这里,吕芳长叹一声:“他是皇上看重的人,想必确有大才,拿腔作势也在情理之中这样,将徐渭的策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若是皇上有意要用他,有这个东西总比没有的强……”
想了想,吕芳又说:“既是论备倭御寇之事,我等就索性好人做到底,再抄一份送至宁波的戚继光大营,让他看看有否可用之策,明白回奏皇上”
(https://www.tbxsvv.cc/html/0/471/104844.html)
1秒记住官术网网:www.tbxsw.com.tbxsvv.cc.tbxsvv.cc